| 新年伊始,泰興市委、市政府作出一項戰略決策:將地處沿江的七圩和蔣華兩鎮納入虹橋工業園區管理,實行“以區管鎮”、“區鎮一體”模式,園區規劃控制面積由12.27平方公里擴大到110.72平方公里,擴容9倍多。 虹橋工業園區是全市首家經國家發改委、建設部、國土資源部批準的省級鄉鎮經濟開發園區,西瀕長江,南與常州隔江相望。經過7年多的發展,已有123家企業(項目)入駐,形成了醫藥精細化工、機械電子、船舶制造三大特色鮮明的產業板塊,產銷規模近60億元,成為推動泰興縣域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但隨著沿江開發的深入推進,園區缺乏戰略縱深,特別在土地資源和環境容量雙約束下,不利于大項目、大資本落戶。”泰興市副市長、虹橋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榮華介紹,將沿江兩鎮納入園區管理,必將有利于拓展園區發展空間、優化園區產業結構,從根本上克服制約園區可持續發展的土地、環境等瓶頸因素,在更大范圍內統籌考慮基礎設施建設,為大項目、大資本構筑空降跑道。 據了解,目前,虹橋工業園區已邀請省工程咨詢中心、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等3家專業規劃設計單位,按照“一年拉框架、三年大變樣、五年超雙百億”的目標,對原有長江岸線利用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進行調整和完善,整合兩鎮的人力、財力、土地資源,重點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基礎設施投入不低于2億元。近期,將編制完成110.72平方公里的總體概念性規劃,以科學的規劃體系作引領,努力將園區打造成科學發展的先導區、科技創新的示范區和稅源經濟的積蓄區。 按照規劃,園區與蔣華鎮之間將建設一條朝陽路,對朝陽路西側約20平方公里的區域將制定控制性詳規,重點配套完善這一區域內的功能定位、產業布局、路網結構,全力推進沿江開發向腹地延伸,形成沿江開發與腹地開發聯動并進的態勢。 “在此基礎上,重點啟動江心洲開發利用規劃上爭調整工作,大力吸引國內外有實力的客商投資江心洲,在江心洲建設港口作業區、綜合服務配套區和倉儲物流區,為虹橋工業園區乃至泰興的長遠發展開辟新的空間,配套港口物流功能。”劉榮華表示,將以園區三大特色產業板塊為載體,實施產業鏈招商。不符合園區產業規劃的項目不引進,高污染、低產出的項目不引進,投資強度不足的項目不引進,特別對不可再生的長江岸線資源堅持從嚴控制和保護,就造船項目而言,投資總額在2億元以下的一律拒之門外,近期就否決了9個投資規模和投資強度達不到規定要求的造船項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