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后后四個月,泰興法院執行局一法官發出六十余條手機短信,終于做通了被執行人的思想工作。19日,被執行人將執行余款送到法院,一起長達三年的執行案件得到了妥善解決。 泰興女子尤某,曾在該市城區承包經營一家餐廳,生意紅火。2004年,因丈夫患肝硬化住院治療,尤某花光所有積蓄,還欠債近10萬元。餐廳也因經營不善,不到半年虧損了6萬元。尤某不得已將餐廳轉讓,并拖欠了房東——泰興某公司的租金和違約金,共計9.4萬元。 2005年,泰興某公司將尤某推上被告席。泰興法院判決尤某立即償還租金、違約金共計9.4萬元,但尤某遲遲未還。該公司申請執行。 考慮到尤某的實際困難,法官多次召集當事雙方進行調解。尤某陸續還了1.5萬元后離開了泰興,從此杳無音信,下落不明。由于尤某的房屋在農村無法拍賣,又暫無可供執行的其他財產,泰興某公司同意中止執行。 今年7月,泰興某公司了解到,尤某在浙江寧波打工,再次申請法院恢復執行。 泰興法院執行局法官蔡更升受理后,立即與尤某電話聯系,要求其盡快履行,卻被尤某掛斷。此后,蔡更升又多次撥打尤某手機。尤某要么不接,要么自稱在外地出差。 蔡更升靈機一動,改用手機發短信,講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從情、理、法等多角度入手。起初,尤某并不回復。見蔡更升繼續發,開始回復“收到”或是“謝謝”。第12條短信發出后,尤某回信說:“我愿意履行判決,理解法院的執行工作,但自己目前非常困難,沒有能力解決。” 通過短信,尤某斷斷續續講出了近兩年來家中情況。原來,法院查封其在農村的房屋后,其他債權人紛紛上門要債,親友也都拒絕借錢給她。其間,其公公患肝癌醫治無效死亡,又添了不少債務。今年5月,尤某兒子又因病住院治療,被迫休學;其丈夫身體不好,需人照顧,全家完全依靠尤某在浙江打工的收入支撐,家庭經濟十分窘迫。 蔡更升發去短信安慰尤某,勸她正視困難,想方設法解決執行問題。 前前后后四個月,蔡更升發了六十余條短信,從法律、情理、信譽等方面耐心析理,逐漸打開尤某心鎖。同時,蔡更升積極聯系泰興某公司,力勸雙方和解執行。 11月底,尤某主動來到泰興法院,與泰興某公司協商。在法官協調下,泰興某公司放棄了部分違約金的請求,雙方和解約定一個月內結清欠款。 19日上午,尤某將執行余款3.1萬元如數送到泰興法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