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欠款糾紛案件判決3年但遲遲未履行。近日,泰興市人民法院法官利用短信終于說服欠款人歸還欠款。 被執行人尤某曾在泰興承包經營一家餐廳。2004年,尤某的丈夫因患肝硬化住院治療,花光所有積蓄后,欠下大筆債務。尤某只好將餐廳盤出,并拖欠了原告某公司的房屋租金、違約金共計9.4萬元。 為了討要債權,原告多次要求尤某還錢,但尤某遲遲不能履行償還義務。2006年原告一紙訴狀將尤某告上法庭,泰興市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尤某立即償還9.4萬元。但考慮到尤某的實際困難,法院多次召集雙方進行協調,尤某在陸續還款1.5萬元后離開泰興,從此杳無音信。 今年7月,原告了解到尤某在寧波市打工并換了新的電話號碼,法院在獲悉后立即與尤某聯系,但尤某接到電話后隨即掛斷。此后,尤某要么不接電話,要么謊稱自己在外地出差。法官想到了改用發短信的方法,給尤某說明后果,并從情、理、法多個方面入手,編發信息對其進行攻心。在第20條短信發出后,尤某終于回信表示愿意履行判決。 10月底,尤某主動來到泰興市人民法院與原告協商。在法官的協調下,原告放棄了部分違約金的請求,雙方和解約定剩余欠款為3.1萬元。 12月16日,尤某將執行余款3.1萬元如數送到,這起長達3年的案件得以結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