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企業以人為本涉及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不斷滿足廣大員工日益增長的精神與知識需求、物質與環境需求、民主與自由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首先,要以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武裝員工,把企業建成多功能訓練的大學校。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體現在擁有自主品牌、核心技術、雄厚的資金實力等方面,還表現在是否擁有一支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新型團隊上。這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此,廣大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不能把員工僅看作是簡單的勞動力、打工者,不顧勞動者的知識更新和智能開發。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應牢固確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培育和造就一支事業型、學習型、文化型、科技型、創新型的員工隊伍作為自己的神圣使命。企業既要立足于近期發展的需要,充分釋放現有人力資源的智能和創造力,更要著眼于企業未來的競爭和發展,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素質提升和培訓深造。要通過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開辟多種培訓途徑,不斷用先進的理想、信念、文化、道德、科技,對員工全方位強化素質建設,引領他們不斷開闊胸境、陶冶情操、豐富知識、提高本領,促使他們由單純的利益追求向崇高的理想信念升華,由傳統的勞動技能向智能化與現代化科技升級,以建設高素質的員工團隊決勝競爭,挑戰未來。 其次,要以科學發展的成果惠及員工,把企業建成小康大家庭。廣大企業是社會的重要細胞,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生力軍。企業推進小康社會發展,既要充分體現在為國家多創稅收、為社會多做貢獻、為企業多添實力,也要讓廣大員工充分享有改革、發展的成果,不斷得到更多的物質享受和環境享受,使之成為進入全面小康的先行軍。在物質上,一方面,要通過建立正常的工資、獎金增長機制,實施水漲船高的利益分配和績效掛鉤,讓員工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也逐步把袋子鼓起來,生活富起來。另一方面,要給員工提供全覆蓋、多種類、高標準的社會保障,解決好員工衣食住行的實際困難與生老病死的后顧之憂,并享有法定公休、帶薪休假等一些福利待遇。在環境上,要大力改善員工的勞動保護、安全生產、清潔生產條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勞動強度,減少污染危害,杜絕事故隱患,使員工在生態良好、管理科學、文明衛生、安全保障的環境下,心情舒暢地從事生產。 再則,要以現代企業制度凝聚員工,把企業建成民主化管理的大舞臺。廣大員工是企業的主人。企業與員工之間通過訂立勞動合同所形成的勞資關系,是一種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關系,而不是主仆關系,更不改變員工是企業主人翁的地位。因此,企業家們要以平和的心態與廣大員工構建一種平等、互信、友愛、和諧的人際關系,切不能以大財主的身價、家長制的作風,把員工拒之在民主、自由的大門之外。要從講政治、促和諧、利發展的大處著眼,把建設企業民主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件大事來做。通過健全和完善黨領導下的群團組織、積極推行規范的股東會、職代會等現代企業制度,設立民主議事、民主決策程序,為員工參與企業管理、反映利益訴求、維護合法權益、開展建言獻策等,提供充分行使民主權利的制度保障和民主舞臺,讓廣大員工敢于講話,善于言表,不斷使一些合理化意見、建議得到企業高層的吸納,使企業與廣大員工結成心連心、心貼心、和諧合作的利益共同體。(作者單位:泰興市交通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