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格執行原輔材料采購索票索證制度,對未經檢驗檢疫、確認產品合格的原輔材料,不管價格高低,一律不予采購;嚴格執行流水線生產和分揀流程,杜絕交叉污染;嚴格執行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嚴格執行食品出廠檢驗檢疫制度,每生產一批產品,除自身加強檢測外,還主動送到質量、衛生監管部門檢測,待拿到合格證明后,才出廠銷售。正是靠著“四個嚴格”,泰興香腸重新香了起來。
眼下,尚未進入年貨銷售的黃金季節,但世界上最大的連鎖零售企業———沃爾瑪公司分布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大中城市的連鎖商場紛紛向泰興市分界鎮的10家香腸企業下訂單。今年以來,泰興香腸產銷兩旺,已完成銷售收入5000多萬元,與歷史最好水平相比增長40%。 眾所周知,位居全球500強前列的沃爾瑪,對食品質量安全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4年前,被媒體喻為“毒香腸”的泰興香腸,如今何以能躍上沃爾瑪的貨架? “靠的是嚴格的質量管理!”分界鎮黨委書記李飛給出了答案。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分界鎮張竹村是泰興市東部地區有名的肉制品生產專業村,全村從事肉制品加工的農戶有110戶,占全村總農戶的30%,村里85%以上的勞動力成了家門口的產業工人。全村生產的2500多噸肉制品暢銷北京、上海、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市場,年創產值3000多萬元,利稅300多萬元,人均從肉制品生產中獲得的純收入達1400多元。 隨著這一產業的迅速擴張,加之當時在監管上缺乏科學性,個別經營者打起了以病死豬肉灌制香腸的歪主意。2004年1月11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對此曝了光。緊接著,各路媒體跟進,不管泰興的香腸是否都存在質量問題,一律斥之為“毒香腸”。 馬慶生,當地肉制品加工最大的業主。談起此事,他至今仍很氣憤:“一個好端端的富民產業,就這樣葬送在個別利欲熏心的黑心加工戶手中,每戶損失都在100萬元上下。” “毒香腸”事件發生后,在質監、衛生部門的扶持下,馬慶生主動把企業的生產停下來,斥資100多萬元,按照年產值3000萬元的生產能力,重新建起了占地約5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對30多名工人進行了健康登記,到工商部門注冊了“大大奇”產品系列商標。自己還自費參加了省市質監部門舉辦的食品安全監管培訓班,相繼拿到了標準化崗位從業人員資格證、從業人員健康證、質量管理員上崗證、企業計量管理證等。 幾乎同時,泰興質監、衛生等職能部門對另外9家合法經營企業也進行了規范,重新核發了生產經營許可證,并分別到工商部門申報了“百日紅”、“良棟”、“慶盈”等商標,積極引導生產業主守法誠信經營,走品牌信譽復蘇之路。 泰興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王堅介紹,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現在每家企業都堅持“四個嚴格執行”,即:嚴格執行原輔材料采購索票索證制度,對未經檢驗檢疫、確認產品合格的原輔材料,不管價格高低,一律不予采購;嚴格執行流水線生產和分揀流程,杜絕交叉污染;嚴格執行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嚴格執行食品出廠檢驗檢疫制度,每生產一批產品,除自身加強檢測外,還主動送到質量、衛生監管部門檢測,待拿到合格證明后,才出廠銷售,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這幾年,先后查處了6例私自偷宰病死豬肉案件,無害化銷毀病死豬肉近2000公斤,凈化了食品生產經營的大環境。 通過4年來的臥薪嘗膽和誠信經營,泰興香腸產業東山再起,在鞏固各大農貿市場批零經營的同時,成功打入沃爾瑪連鎖商場,重新占領了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的高端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