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家庭困難,同父異母的姐姐出生僅半月就被送人。為了卻父親生前遺憾,15日上午,湖南長沙七旬老漢張德林來到泰興,尋找從未謀面的姐姐。 72歲的張德林老家在泰興市新街鎮杏陸村。被送人的姐姐屬雞,1933年8月10日左右出生,乳名巧英(或巧女)。“姐姐是前娘生的第五胎。”張德林說,前娘生下她14天后就去世了。因家庭困難,父親托人將她送到了黃橋育嬰堂,并在襁褓內留有出生字條等。 安葬妻子后,張德林的父親趕到育嬰堂看望女兒,女兒已被好心人抱走了。后來,張德林的父親續娶,生下張德林等五男一女。張德林說:“未能找到女兒,一直是父親的遺憾。父親已經去世44年了。” 半月前,張德林遠在新疆的外甥女打來電話,稱在央視《夕陽紅》欄目中看到了一位名叫張德芳的老太,長得很像阿姨(張德林的二姐張德英),泰興口音,聽說張德芳也在尋找親人。張德林說,兄弟姐妹的名字排的都是“德”字輩。 于是,張德林趕到了泰興。 “我們小時候都很苦,相信姐姐更苦。不是家里對不起她,當時父親確實負擔不了5個孩子。”張德林說,將姐姐送人情非得已,希望姐姐能早點和家人團聚。 記者在網上翻看了近期的《夕陽紅》欄目,找到了張德芳的聯系方式:如皋市如城鎮惠園小區三區。張德江用顫抖的手撥通了電話:“請問張德芳在家嗎?” …… “不是姐姐。”老漢遺憾地說,“這個張德芳還沒有我年齡大。” 記者陪同老人來到黃橋派出所。民警調取了所有于1933年8月出生的人員資料,老人拿出隨身攜帶的二姐照片仔細對比,“她們是同父同母姐妹,長相應該有幾分相似。” 時隔75年,素未謀面,被送走時還是個嬰兒,不知姓名,也沒有任何特征,當年的知情人估計都已不在人世,大家都覺得希望渺茫。可老人堅信,姐姐尚在人間,而且姐姐也一定很想找到家人。 “聽鄉親們說,很多年前,一位自稱是某學校老師的中年婦女曾來到杏陸村尋親。”張老猜測,那婦女很有可能就是姐姐。 根據民警提供的人員名單,張德林開始逐個尋找。同時,他希望知情者能夠提供線索。 “大哥84歲在江西新余,二哥82歲住上海三門路,二姐78歲在新疆烏魯木齊市。”張德林說,哥哥姐姐們身體都很好,大家都想在有生之年和這個被送走的姐姐見個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