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銷售收入曾是當地果農的主要經濟來源。但是,白果價格持續走低,讓果農和白果經紀人大傷腦筋,今年白果收購價格更是創歷史新低,價格還沒有青菜高。一度被喻為“搖錢樹”的銀杏樹是不是已失去了它的價值?近日,記者作了探訪。 白果沒有青菜貴 泰興市宣堡鎮及周邊地區是泰興白果的主要產地,該鎮的銀杏市場不僅是泰興白果的銷售窗口,也是蘇中白果的主要集散地,近兩年從這里銷往外地的白果都在萬噸以上,占全國銷量的1/3。 進入10月,宣堡鎮銀杏市場開秤收購白果,今年的白果收購價格創了歷史新低,每斤180粒至190粒的一級果收購價只有2.1元到2.2元,每斤220粒左右的二級果收購價不足2元,等外果收購價只有每斤1元左右。這個價格不僅遠不如花生、大豆,甚至已低于目前銷售的鮮玉米。 據銀杏市場白果經紀人預測,白果的收購價還遠沒有到谷底。到10月15日左右白果大量上市時,收購價還要繼續走低。一級果收購價估計在每斤1.8元,二級果只能賣到每斤1.5元左右,等外果每斤的收購價估計會在1元以下。而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每斤青菜的價格在1元至2.5元。 白果曾一度躋身高價農產品的行列。上世紀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白果的售價一直保持在每公斤60元至80元。一名泰興教師回憶,他1987年大專畢業參加工作,每月工資62.5元,只能買到2斤白果。到2002年,白果價格已下滑到每斤15元左右。2004年以后,白果價格更是一路下跌,從每斤五六元一直跌到今年的兩元左右。 價格下跌有三個原因 泰興白果主要品種是“大佛指”,其特點是殼薄、仁大、漿水足、耐貯存、味甘糯,泰興白果品質在國內數一數二,曾被1999年昆明世博會認定為唯一的“無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權。近年來,全國白果價格都在下跌,但廣西白果能賣到3元,蘇州能賣到四五元,泰興白果價格卻跌得最慘,只比東臺等地白果價格略高。 是什么原因使得白果價格一路走低,甚至賣不過青菜? 宣堡鎮副鎮長張元慶分析,泰興白果價格下跌有三個原因:首先,市場供求發生了變化,從供不應求到供大于求。上世紀80年代,泰興白果的產量只有1000噸左右,全國的產量也只有兩三千噸,而當時國際市場的白果需求量就達1000噸,泰興白果又以其特有的品質深受國際市場歡迎,白果七八成都出口了。在市場經濟杠桿和行政推動雙重動力作用下,泰興及其周邊農民開始廣種銀杏樹,到1996年,泰興白果產量已達3000噸。去年,泰興白果產量突破萬噸。估計今年的泰興白果產量在1萬噸至1.2萬噸,12年中,白果產量翻了兩番。而多年來,國際市場白果需求量幾乎沒有增長,國內需求也增長緩慢。 第二個原因是白果的市場需求一直沒有拉動起來。有一個笑話說,泰興人在新疆當兵,帶了點白果給戰友,戰友放在鍋中煮了幾個小時,發現煮不爛就倒掉了。的確,國內很多人對白果營養價值、食用方法都不了解。目前,國際市場白果主要消費區還是東南亞地區,國內最大的白果消費區則在廣東的潮州、汕頭一帶,其次就是上海等少數大城市,其他地區的人幾乎沒有吃白果的習慣。另外,白果味苦、微毒的特性也影響了人們消費。 第三個原因,銀杏深加工企業雖然有所發展,但是其消耗的白果比例卻很低,白果銷售仍以鮮果為主。尚沒有從單純賣白果向樹苗、樹葉、白果、銀杏樹材多種經營方向轉變,產業化程度偏低。 銀杏市場白果經紀人劉建平說,一方面,在全國各個產區中,泰興白果上市最晚,廣西、蘇州、浙江長興、湖北及我省東臺、如皋等地白果上市時間都在中秋節前,泰興白果上市時間卻在中秋后,比上市最早的地區要晚一個多月。另一方面,由于白果價格走低,果農對白果加工保存也越來越不重視,很多人家去除白果外皮時泡在缸里時間太長,影響了泰興白果的品質。 泰興市農業資源開發局副主任科員王海燕說,泰興白果價格暴跌還有一個原因:泰興的白果經紀人不掌握直銷渠道,出口的白果要依靠外地外貿公司,內銷白果還要經廣東白果市場周轉,不掌握市場主動權。 銀杏產業亟待“做大” 泰興市宣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銀杏葉深加工企業,年用葉量1000噸左右。公司的主產品——從銀杏葉中提取的黃酮,供不應求,每年單銀杏葉深加工一項,產值就達1100萬元,其中80%的黃酮都作為原料藥出口歐洲和日本。公司總經理許公平說,在他的家鄉浙江義烏,有銀杏葉加工企業20多家,最大的企業年用葉量已過萬噸,所有的用葉全部來自江蘇、山東等地。 近兩年,泰興白酒市場出現的“銀杏白酒”,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江蘇延令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清秀告訴記者,2005年,公司與江南大學合作研發白果釀酒工藝,今年白果用量在100噸至200噸。公司除生產銀杏白酒外,還先后開發了銀杏果晶、銀杏奶茶、銀杏奶粉、銀杏茶等多種銀杏深加工產品,“泰州范圍內,我們已設有多家銀杏產品專賣店,年底前,還將在省內開設3至5家專賣店,到明年,爭取再開10家! 據了解,目前,泰興市有銀杏果、銀杏葉等銀杏深加工企業10多家,主要產品有銀杏精華素、銀杏黃酮膠囊、銀杏蛋白粉、銀杏葉有機茶、銀杏葉黃酮甙、銀杏葉液態茶、脫殼保鮮白果、銀杏晶、銀杏露、銀杏酒、銀杏世寶及銀杏木制工藝品等20多個品種,銀杏深加工年產值5000萬元左右。盡管如此,泰興本地白果深加工企業還很不發達,每年消耗的白果量只有產量的5%到8%,起不到支撐市場的作用。 許公平說,他們公司每年能消耗1000噸銀杏葉,只有40%收購自泰興,主要原因是果農希望銀杏樹掛果,不愿采摘葉片。其實,除種核和木材以外,銀杏葉片、花粉和外種皮都是醫藥、保健品原料。“現在,白果價格日漸走低,白果作為原料直接外銷已經失去了優勢,果農要轉變銷售思路。”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烘干葉收購價已達每噸7000元,新葉收購價也達每噸1000元。 “果農也應當擺正心態,不能一味抱怨,要在打開銷路上動動腦筋,”張元慶說,果農要從白果的生產主體向銷售主體轉變,主動去開拓市場,要學習新疆人小推車賣葡萄干、學習安徽人挑擔賣茶葉、學習山東人拉板車賣生姜大棗……到全國各地的城市去賣白果。據了解,去年,泰興有果農將白果販到東北,結果每斤賣出十多元的高價。而今年,泰興也有果農將白果販到上海,每斤能賣四五元錢,收入增加了一倍。 泰興市銀杏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肖志旺介紹,泰興市銀杏開發辦公室已于上月底成立,政府每年將投入300萬元,作為開拓市場、研制新品和鼓勵銀杏產業發展的基金。 本報記者 徐霖 范修華 通訊員 張建榮 丁海容 劉琦 銀杏樹“渾身是寶” 銀杏樹可謂渾身都是寶,銀杏種核——白果是上等干果,《本草綱目》記載:白果“能入肺經,益肺氣,定喘嗽。其花……又能殺蟲消毒”。白果公認的功用有補虛扶衰、止咳平喘、澀精固元等。因吸煙咳嗽的人,每天吃幾粒生白果,有很好的潤肺止咳作用。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也發現,白果含有抗衰老物質,還有抑制癌細胞擴散的作用。 銀杏葉同樣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早在1436年,人們就知道其外用對皮膚病、頭痛及雀斑有治療功效。銀杏葉中有效成分黃酮和內酯類化合物含量很高,銀杏葉提取物對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栓塞、腦血管痙攣、腦外傷后遺癥、老年癡呆及智力減退等具有顯著療效。 銀杏木材具有紋理通直、質地細膩、不變形、不開裂等特性,近年來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已達每立方米2000美元,國內市場價格也達每立方米8000元。其他如銀杏花粉、銀杏種皮都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