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劉峰 通訊員張建榮 丁海榮)在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之際,從中國銀杏之鄉泰興傳出一則喜訊:首株太空白果嫁接成功,將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太空銀杏個體。 泰興市農業局林業中心銀杏站站長田金余告訴記者,9月10日,林業技術人員在檢查太空白果長勢時,發現太空白果植株一個側枝上發了4個小芽,“這說明具備了嫁接的先決條件”,由于正值秋季,氣溫較高,嫁接后枝條愈合率高,成活率也高,生長快,于是,林業技術人員突破傳統的春季嫁接模式,采取秋季嫁接的方式,對生長在該市的世界首株太空銀杏苗進行剪枝嫁接,將小芽嫁接到普通銀杏母本上,一共嫁接了兩 株。“這樣可以大大加快太空銀杏的繁殖速度,未來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太空銀杏個體。” 經過半個月的生長,嫁接過的銀杏苗已經成活。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嫁接過的兩株銀杏苗其中一株上已經綻放出8片綠色小葉片。 據了解,2006年9月9日15時,泰興市林業部門選送的100克(約30多粒)泰興白果“大佛指”被“實踐八號”育種衛星帶上太空,用于航天育種試驗和研究。經過15天的太空旅行返回地面。當年12月初,從太空返回的白果種子被帶回泰興。2007年4月7日,惟一存活下來的一顆種子,長出獨苗苗。 明年,泰興農業局將與南京林業大學合作,對太空白果進行基因分析,采集根莖葉進行電子掃描,如果發生有益性狀變異,將利用有益性狀變異進行組織培養,培養新的植株,篩選出更優良的泰興白果親代、子代,培育高產、優質、多抗、早熟、耐貯藏的優異新品種,并進行推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