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劉衛民 丁海容)何益先是泰興市姚王鎮桑木村小塘一組的村民,原先想在老宅基地上翻建三間樓房,但在提交建房申請報告時被告知:老莊臺將被撤并,建房必須到村里統一規劃的集中居住點。老人愉快地服從了村里的決定。 昨天,剛剛搬入新居不久的老何,指著小區滿眼的綠化、配套的健身娛樂場所和家中一應俱全的廚衛設施,顯得特別高興:“這和城里的社區有什么兩樣,住在這里舒適、舒心!” “建設新農村,規劃須先行!碧┡d市規劃局黨委書記、副局長周桂玉介紹,和桑木村一樣,目前泰興365個行政村實現了鎮村布局規劃全覆蓋。根據規劃,全市將撤并農村老莊臺2900個,建設集中居住點845個,平均每個居住點800人以上,配套相應的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實施到位后,不僅大大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而且可凈增耕地9.2萬畝。 “長期以來,多數村莊布局基本上是沿路、河、渠、溝等一字擺開,沒有規劃,房子是東一幢西一幢,道路彎彎曲曲,雜亂無章。一方面造成土地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另一方面導致政府無法集中財力搞基礎設施建設。路面不平、污水亂排、電線亂拉、管道亂鋪等現象普遍存在,反過來又制約了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敝芄鹩裾f,在鎮村布局規劃編制過程中,我們注重把小城鎮建設和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結合起來,促進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鎮文明向農村輻射。集中居住區布點耕作半徑控制在2公里以內,注重統籌協調集中居住點與區域內產業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布局的關系,避免農民建房反復拆遷,造成浪費。 “對于有歷史文化遺存和特色明顯的村莊點,規劃給予保留!敝芄鹩窠榻B,像國家級古銀杏森林群落公園所在的宣堡鎮張河村,中共江浙區獨立支部舊址橫垛鎮刁家網村等村莊點,盡量保持原貌,不撤并,不搞大拆大建。 “在規劃集中居住點外,農戶擴建、改建、翻建、新建房屋一律不批。截至目前,已有3700多戶農民向規劃居住點集中。”周桂玉透露,該市已投入4.2億元用于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建設,其中市財政專項扶持1200多萬元,整合市以上有關項目資金3億多元!耙巹澗幼↑c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越來越完善,并適度超前,對農民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