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后,將重點擴大二氧化碳在機械、制藥、食品、新材料等領域的應用范圍,提高深度開發加工比重和轉化率。單一的氣體提純或干冰生產企業,原則上3年內必須實現產品升級換代,否則將被淘汰。
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丁海容)昨天,記者從市化工行業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市政府最近批復同意,泰興市10家二氧化碳綜合利用企業作為化工控制點保留,繼續從事二氧化碳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新上項目投資額必須在5000萬元以上,“三廢”處理達到國家標準,且不新增工業用地,不增加污染總量。 “根據省市有關政策,化工企業原則上必須向園區集中,并不得實施新的改擴建項目。”市化工行業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在行業專項整治從緊從嚴的背景下,保留泰興10家二氧化碳綜合利用企業為控制點,體現了市政府堅持科學發展、實事求是的精神,必將推動泰興二氧化碳資源的深度開發。 泰興黃橋二氧化碳氣田是迄今為止亞洲發現的儲量最大、純度最高的二氧化碳大型氣田,含氣面積52.2平方公里,基本儲量110.9億立方米,純度99.8%以上,預計可開發利用100年以上。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泰興二氧化碳氣田一直以賣“氣”為主,年提純規模50萬噸左右。其中,華東地區年銷量36萬噸,銷售收入達1.2億元。 近幾年來,泰興市依托科研院所優勢,涌現出16家以二氧化碳為原料的化工企業,相繼開發出20多個新產品,形成了5億多元的年產銷規模。其中江蘇中科金龍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率先實現了二氧化碳制塑規模化和產業化。江蘇德大公司以二氧化碳為原料開發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成熟工藝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90%以上出口歐美。 “作為化工控制點保留的10家企業,今后將重點擴大二氧化碳在機械、制藥、食品、新材料等領域的應用范圍,提高深度開發加工比重和轉化率。而未作為控制點保留的6家企業,繼續按照市政府辦、市化治辦有關文件精神進行整治,單一的氣體提純或干冰生產企業,原則上3年內必須實現產品升級換代,否則將被淘汰。”市化工行業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按照市政府批復的《泰興市黃橋二氧化碳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發展規劃》,從現在起至2010年,10家保留企業將大力發展全生物可降解塑料、泡沫塑料以及皮革、輪胎、涂料等行業用新材料;并將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工藝向機械行業延伸。力爭一年內推廣二氧化碳科技成果(成熟工藝)1至2項,實施省級以上二氧化碳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至4個,兩至三年內培植年銷售收入超5億元企業1家,超億元或利稅過千萬元企業3至5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