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葉桂華 通訊員 葉余華 朱軍紅)引進山東客商,新上300畝設施農業項目;引進常州老板,種植200畝花卉苗木;引進興化能人,投資400多萬元建米廠……5月底,憑借突出的工作業績,殷石村村委會主任蔣小紅再次戴上“勤政廉政之星”,她也成為泰興市河失鎮今年上半年得“星”最多的村干部。 今年起,泰興市河失鎮對111名村干部實行“星級”管理,每月評選出兩名“勤政廉政之星”。年終評定每名干部的星級標準,并與獎勵、晉升掛鉤。只有“四星”以上干部才能參評市鎮優秀工作者。 “國家實施‘一免兩補’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后,農村原有的工作機制、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村干部未能及時適應變化,思想松懈工作不上心,一些村出現了‘無人管事、無心做事、無錢辦事’的被動局面。”河失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建書說。 陳建書介紹,推出“星級”管理制度,就是要扭轉這種局面,改變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狀況。 為此,該鎮將每月的工作重點一一列出,將目標細化、量化,以百分制考核的方式下發到村。月底,根據目標完成情況,并結合村干部的廉政表現,由鎮黨委擴大會公開評議,評定出當月的“勤政廉政之星”。 陳建書介紹,獲得五星級、四星級的干部,鎮里將上門為其掛牌授星。而未評定星級或被評為一星級的干部,將被視為不合格干部,給予掛牌警告,同時公開述職述廉,確定專人一對一幫教。 “工作好不好,看‘星’就知道。村干部們都在鉚著勁兒往前趕,一不留神就被人超過去了。”蔣小紅告訴記者,下半年,他們村打算繼續在高效農業、私營經濟上下功夫,力爭讓農民多增收。 到目前為止,河失鎮共評出了10名“勤政廉政之星”,有3名村干部因為星級不夠,被要求公開述職述廉,3名村干部受到掛牌警告。 “星級”管理制度實施半年來,河失鎮新增高效農業面積6000多畝,群眾集訪、上訪量就同比下降了50%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