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葉桂華 通訊員 王建武 葉余華 湯希龍)7月底,泰興市廣陵鎮禪師村的通村橋梁正式開工興建。據了解,這項工程是泰興地稅局黨總支與該村黨支部掛鉤幫扶的結果。該橋總投資25萬元,建成后將徹底解決村民出行難、夏收農田收割機進出難的問題。 今年以來,泰興市率先在全市開展了以機關黨員下鄉、黨務工作者下鄉、惠農便民項目下鄉為主要內容的黨建“三下鄉”活動,68個市級機關部門黨組織、近3000名機關黨員紛紛下鄉“結親”,助民富、安民心、解民憂,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 “開展黨建‘三下鄉’,旨在打破城鄉黨建自成體系、相互分割的狀況,增進城鄉黨建融合,實現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形成以城促鄉、城鄉互動的黨建新機制!碧┡d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尹松林說。 黨建“三下鄉”活動,重點面向經濟薄弱村和少數基層組織戰斗力不強的后進村。該市明確,市級機關的全體黨員都要到村,與貧困戶結成對子,實行“幫思想、幫項目、幫資金、幫技術、幫市場”的五幫工作責任制。每個機關部門要明確1至2名政治過硬、能力較強的黨務干部,蹲點指導經濟薄弱村和后進村,用3年時間指導新農村建設。每個部門要幫助掛扶對象、掛扶村引進能人、引進技術、引進項目,每年至少要向掛扶村推出一項為農服務項目。 在幫扶過程中,泰興市經貿委幫助引進外地能人,在掛扶的王橋村興辦了織造品廠和制衣廠,幫助該村甩掉了工業空白村的帽子,200多名農民成為工人。 泰興市委組織部與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開辦“創業就業服務超市”,8個職能部門定期集中辦公,為有志于創業的農村黨員干部和其他城鄉勞動者提供創業服務,僅6月27日就有26名群眾選到了合適的項目,并申領創業扶持小額貸款96萬元。 截至6月底,該市近3000名機關黨員共結對幫扶貧困戶756戶,扶持項目152個,幫助輸出勞務187人,為掛扶村農民凈增收入300多萬元。此外,該市68個機關部門共結對68個經濟薄弱村和后進村,推出了100多個便民惠農項目,目前已有26個村跨入了所在鄉鎮先進行列,37個村達到所在鄉鎮中等以上水平。 “半年來,黨建‘三下鄉’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初步達到了增進黨群干群關系、改進機關作風、加快農村發展、鞏固執政基礎、促進社會和諧的目的!币闪指嬖V記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