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通訊員 楊炳庚 封志龍 記者 常國梁)南京軍區(qū)某陸航團泰興籍機長何永慶強忍喪父之痛,拼搏在四川災區(qū)“空中生命線”上,爭分奪秒搶救災民,搶運救災物資。6月2日,泰州軍分區(qū)政委莊義春及泰興市有關領導專程趕到泰興市黃橋鎮(zhèn)合心村,向何永慶的母親、兄弟表示慰問。 據(jù)南京軍區(qū)某陸航團提供的資料,自5月13日入川后,何永慶已起飛14架次,投送物資36.2噸,轉(zhuǎn)移運輸災民81人,其中重傷員22人、孕婦3人。記者6月3日電話連線何永慶時,他說:“目前正在唐家山堰塞湖執(zhí)行任務,請家鄉(xiāng)人民放心,一定不折不扣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抗震救災任務!” 何永慶,今年37歲,高中時參加招飛考試,考中沈陽航空學院,畢業(yè)后在南京軍區(qū)某陸航團服役。這次抗震救災,他原沒有入川飛行任務!暗紤]到四川山區(qū)復雜的氣候條件,最后將飛行尖子、擔任團技術檢查室主任的何永慶選為機長。”南京軍區(qū)某集團軍副軍長汪慶廣介紹說:“作為總參陸航部考核全優(yōu)能手,何永慶在飛機領航、維護、雷達、火控系統(tǒng)操作上樣樣精通,具備在較低氣象條件下執(zhí)行任務的能力! 正當何永慶出征時,傳來了父親病危的消息。父親患胃癌3年,身體每況愈下,特別是今年開春以來已臥床不起,靠輸液維持生命。 “自古忠孝難以兩全,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怎能‘臨陣脫逃’?”何永慶毅然駕機奔赴救災第一線。其間,他打電話問起父親的病情,哥哥何東平謊稱,老人病情已有好轉(zhuǎn),讓他安心飛行。 談起何永慶在抗震救災中的表現(xiàn),汪慶廣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贊賞之情溢于言表: ———他帶領首批雙機編隊勇闖茶樹坪大峽谷,拼死著陸,離地一米懸停,向災民空投兩噸救命糧; ———為搶救被困178小時的礦工賴正平,他緊急起飛,強行機降,突破氣象、地形、氣流的極限,將這名幸存者從綿竹金花鎮(zhèn)送至最近的玉泉救護所; ———他先后5次往返北川縣青片鄉(xiāng)小寨子溝,搜救出30名受困老年游客,老人們集體向他鞠躬致謝…… 5月25日,何永慶的父親沒能見上小兒子最后一面,離開了人世。汪慶廣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后,特批假兩天,“責令”何永慶回家盡孝。 5月26日,何永慶一身疲憊地回到了家,長跪不起。 5月27日,不等父親下葬,他便趕回四川。 親屬勸他再跟部隊請幾天假,他說:“盡忠勝于盡孝!部隊又接到了唐家山堰塞湖搶險的新任務,只好委屈家中兄弟處理父親的后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