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常 斌 曹濟兵)5月26日,經省發改委核準,總投資9998萬美元的聯成化學苯酐項目正式落戶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項目建設周期兩年,建成達產后,可形成12萬噸/年苯酐、24萬噸/年聚氯乙烯增塑劑及添加劑系列產品、6000噸/年富馬酸生產能力。該項目采用聯成自有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與已落戶區內的新浦化學、荷蘭阿克蘇公司形成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鏈。 泰興市委副書記、市長高亞梓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無論是從歷史淵源,還是從現實選擇看,化工都是泰興的一大支柱產業。開展“踐行科學發展觀,我為泰州作貢獻”主題教育活動,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克服認識上的偏差,走出“要不要發展”的爭論,引導化工產業走集約發展、集中治污之路,推進化工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泰興市明確規定,所有新建化工項目,必須進入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否則不予環評、安評,不予注冊登記。并將項目進區門檻提高到內資項目2億元以上,外資項目3000萬美元以上,且重點招引1億美元以上項目;ろ椖繙嗜腴T檻遠遠高于省政府規定的長江以北5000萬元標準。目前,全區在建在批重大項目25個(其中5個項目過億美元),總投資近100億元,全部建成后可新增年產值300億元。
在招引大項目過程中,泰興不僅看項目的先進性和環保性,而且看其在園區產業發展定位上的鏈接性。目前,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已形成了氯堿、油脂、染料顏料、醫藥農藥4條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鏈,構建了企業間“能量梯級利用、污染零排放”的綠色循環鏈條。
與此同時,泰興將加大“小化工”的關停、并轉力度,為大項目騰環境容量。在去年關!靶』ぁ33家的基礎上,年內再關閉“小化工”、“小電鍍”40至50家,督促不具備條件的老化工企業核減化工項目,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手續。 “化工項目入園進區,可以有效避免‘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實行集中治污、達標排放。”高亞梓介紹,從2007年1月1日起,泰興就率先執行嚴于國家標準的《江蘇省化學工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并投入1.5億元對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實施技術改造,COD排放從每公斤100毫克降低到80毫克、再降低到60毫克,好于國家標準。“目前,正投入1.2億元實施開發區污水處理廠'2+5'擴容改造(新增2萬噸工業污水、5萬噸生活污水處理能力),確保污水穩定達標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