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葉 青 振 國 記者 常國梁)今年,泰興市文明委通過“項目化安排,載體化推動,制度化管理”,著力強化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群眾性文明創建水平。 “對年度重點工作實行項目化安排,將‘軟任務’變成‘硬考核’,便于工作推進和組織督查。”泰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張余華說,比如,“三下鄉”是精神文明建設年度重點工作之一,我們根據農村實際、農民需求,排出了25項服務項目,包括送戲下鄉265場、選派108名農技人員到田頭實施技術指導、市直醫院對口支援27家鄉鎮衛生院等,每一個項目都明確了具體的責任部門和牽頭單位,將以往由少數部門組織的“三下鄉”變為相關所有部門參與的“都下鄉”;由一年只搞一兩次集中下鄉,變為常年服務基層的“三扎根”。 “載體化推動,就是在確保行業創建面達100%的基礎上,重點抓好涉及民生的教育、衛生、環保、城管、社保、文化、廣電、公安、金融、保險、交通等行業的創建工作,切實解決一些老百姓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建設良好的師德師風、醫德醫風、警德警風。”張余華介紹,今年首批推出了46個示范窗口和36名服務明星,通過他們的示范激勵作用,進一步抓好文明服務示范窗口達標和優質服務提升工作。以新一輪“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示范店創建為載體,在城區,重點抓好10個示范店和特色示范街建設;在鄉鎮,有條件的抓一條街,沒條件的抓幾個示范店;在農村抓好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供應這兩條線,將“百城萬店無假貨”創建推向深入。以國家法定假日為載體,深入挖掘傳統節日內涵,把共產黨好、改革開放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和愛國主義精神融入傳統節日活動,融入革命紀念日活動,使每一次過年過節都成為增強民族親和力和普遍價值認同的過程。以喜迎奧運為載體,著力培育文明社會風尚。以舉辦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活動為載體,著力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 “今年,泰興將精神文明建設重點任務明確為文明城市創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等8大工作。6位市文明委負責人分別掛鉤聯系1至2項重點任務,7家部門負責牽頭落實。”張余華說,通過建立文明委負責同志掛鉤聯系重點工作制度,形成精神文明建設領導牽頭負責、部門共同參與的良好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