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吳振國 季文才)從今年秋學期起,泰興市各中、小學將嚴格按照戶籍注冊學籍,實行就近免試入學,財政、教育主管部門則以學籍為依據按實撥付公用經費,最大限度控制和減少生源不規范流動,確保農村學校生源穩定。這是泰興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采取的舉措之一。 泰興市副市長周桂香3月1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建設教育強市,不僅僅看高考升學率有多高,關鍵在于讓城鄉中小學生享受到公平、均衡的教育機會。 2007年,泰興高考本科進線人數、增幅及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數均列泰州市第一,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接近90%,基本達到省定小康目標值。“在這種大背景下,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顯得尤為迫切。” 周桂香介紹,從今年秋學期起,該市將科學確定并嚴格控制改制學校招生計劃,嚴禁義務教育階段改制學校通過考試選拔招生。省泰興中學、泰興第一高級中學等四星級普通高中,提取40%的統招生計劃分配到各初中,確保招生政策公平。 “今后,招錄的新教師優先滿足農村缺編學校。城區緊缺學科教師,通過新教師招錄配備,不得從農村學校選調。”周桂香透露,為保證師資配備公平,泰興將逐步推行市域范圍內教師定期交流制度。 今年秋學期,先組織校際之間交流,再向鄉鎮、城鄉交流拓展。同時,實行城區學校掛鉤幫扶農村薄弱學校和城鄉教師掛職任教“雙掛”制度,按照素質教育的量化指標,進行“捆綁”式考核。 “教師福利待遇公平,是保證城鄉教育均衡的關鍵。”周桂香表示,在確保所有公辦教師工資由財政保障的前提下,將統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獎金福利分配辦法,探索建立市、鄉(鎮)兩級財政安排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獎金福利機制,縮小城鄉差距。 “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學校的投入,做到城鄉學校公用經費一樣多、教學設施一樣全、校園環境一樣美、人民群眾一樣滿意,確保今年全部達到合格學校建設標準,明年全部達到省教育現代化建設標準。”周桂香介紹,近五年來,該市先后實施了危房改造、布局調整、“三新一亮”等重點工程,每年向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投入的資金都在3000萬元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