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楊麗)如果不是50歲的母親無私地捐給他一個腎,泰興市橫垛鎮26歲的劉勇就不能感受生命之花的燦爛。3月11日,術后6個月的劉勇前往上海做檢查,各項指標均顯示正常。 劉勇告訴記者,曾經被尿毒癥折磨了很久的他現在一身輕松,今后再大的困難他都不怕,他一定會帶著媽媽的腎好好活著,孝順父母。 劉勇是獨子,父親劉國慶每個月只有幾百塊錢的收入,母親朱善芳在家務農。老實巴交的父母把一生的積蓄和期望都傾注在劉勇身上。 “劉勇聰明呢。”劉國慶夫婦一說起劉勇的學習就開心,一種為兒子自豪的情緒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來。“就是從小身體不好,老是感冒發燒。”朱善芳說,劉勇一直很懂事,讀書刻苦努力,小病小痛都是自己扛。 2003年,劉勇考取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習信息工程專業。去年,剛剛畢業的劉勇被泰興某公司錄用,正當他躊躇滿志想回報父母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去年春節期間,劉勇臉開始浮腫。“因為從小身體就不好,總覺得挺一挺就過去了。”劉勇說,他不想讓父母擔心,獨自一人到泰興人民醫院檢查。 “腎功能衰竭。當時我嚇傻了。”劉勇不敢相信,無奈病情嚴重,他只得告訴父母。劉國慶夫婦也不相信這一殘酷事實。第二天他們就拉著劉勇去南京復診,結果一樣。 隨之而來的便是透析。“整整透析大半年,我的手臂上到處是針眼。”劉勇說,透析的那段時間是他精神狀態最差的時候,對生命和現實的無奈,加上肉體上的疼痛折磨,他常常覺得生不如死。 “更讓我難以承受的是,父母為我治病已債臺高筑。”劉勇哽咽起來。 由于病情延誤,透析效果不是太好,去年7月份,劉勇的腎功能衰竭轉為尿毒癥,生命危在旦夕。 除了換腎別無他法,醫生說。去年7月,劉國慶夫婦將病重的兒子送到上海長征醫院。醫院明確表示,醫院沒有腎源,只能考慮親屬捐獻。 52歲的劉國慶和50歲的朱善芳爭著要給劉勇捐腎。“他們都一把年紀了,我怎么忍心。”劉勇拒絕父母捐腎給他。 舅舅來了,嬸嬸來了,家里的親朋好友都來了。大家不但勸說劉勇配合治療,還把橫垛鎮數百個好心人捐獻的5萬元手術費也帶來了。 在生命面前,劉勇無法拒絕。經配型檢查,醫生選擇了母親朱善芳的腎。 去年8月1日,劉勇和母親朱善芳一起被推進手術室。 “我們都哭了。”劉勇說,8月1日是他這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日子。“母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不善言辭的朱善芳只是笑,在她眼里,捐腎救兒是應該的。 3月11日,還在觀察期的劉勇經檢查各項指標都正常。 “等我身體恢復好了,我要重新找個工作,把家里的債早點還上。”劉勇現在的生活態度積極向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