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錢建虎 特約記者 王桂寶 實習生 王曉菲)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去年我市漁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為8160.46元,比上年增長12.6%,已達到小康水平。 記者昨天從市農委獲悉,2007年我市水產品產量達25萬噸,比上年增長13.6%,增幅居全市主要農產品之首。全市實現漁業產值32億元,比上年增長4.2%。漁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17.2%。 市農委副主任樊寶洪介紹,我市去年新增高效漁業面積9.3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的55%。目前,全市高效漁業總規模達20.3萬畝,占全市水產養殖總面積的24%。 近年來,我市河蟹、小龍蝦、斑點叉尾鮰等特色漁業品種產業化程度明顯提高。去年,河蟹產值突破15億元,蝦類產值突破10億元。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江蘇九壽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被農業部列為全國農產品加工出口示范企業,實現產值近3億元。江蘇紅膏大閘蟹有限公司實現產值近2億元,泰興市江泰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成長型龍頭企業實現產值均超1000萬元。 樊寶洪介紹,目前全市已成立16家漁業協會,建立漁業合作經濟組織128個。興化市永豐鎮在河蟹專業合作社示范引導下,兩年內螃蟹養殖面積由2000多畝發展到2萬多畝。 水產品質量安全建設成為各地漁業部門工作的重要內容。目前,全市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的水產品分別達到24個、22個、18個。姜堰、興化兩市成為全省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整體推進縣。 漁業新品種、新技術在各地得到推廣應用。泰興市水產良種場正在建設華東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斑點叉尾鮰良種場,興化市繁彬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泰興市天祿珍品水產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水產良種繁育場。江蘇紅膏大閘蟹有限公司還與有關部門和單位合作成立市河蟹產業技術研究中心及省淡水研究所河蟹研究基地。 我市還加強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和漁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目前養殖證制度和長江禁漁制度已得到有效落實,“長江靖江段中華絨螯蟹鱖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項目已獲農業部批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