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沈 健 通訊員 張成華)日前,記者從江蘇亞太泵閥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開發(fā)研制的風淬法自動處理鋼渣成套裝備獲得國家專利授權,進入正式生產階段。該項目完成后,將形成年產420套的生產能力,年新增銷售近7億元、利稅2億元。 鋼渣是煉鋼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據中國鋼鐵工業(yè)協(xié)會公布的數(shù)據:2006年我國鋼產量達4.19億噸,同時產生9000多萬噸鋼渣,加之多年來堆存未處理的鋼渣2億多噸,要占用土地近3萬畝。鋼渣的堆存,不僅占用大量耕地,污染空氣和水系,而且鋼渣中可回收的7%至15%的鋼也因技術問題造成浪費。 據了解,目前,多數(shù)鋼廠對鋼渣處理采用的是盤潑法和熱潑法工藝。該工藝過程繁瑣,污染環(huán)境,浪費水資源,很容易引起爆炸,同時金屬回收率低。因此,鋼渣與水混和體的輸送和固液分離已成為鋼鐵生產企業(yè)的世界性難題。 “亞太”公司研發(fā)的風淬法自動處理鋼渣成套裝備,使鋼渣的利用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95%以上。該裝備還可消除因鋼渣自然堆放而產生的揚塵污染和河道水源污染,使鋼渣成為有效的再生資源,產生巨大的環(huán)境效益。 該裝備已完成中試,在鋼渣細化、自動輸送、吸渣脫水、固液分離資源利用、環(huán)保等方面已達國內先進水平。該裝備已在馬鞍山鋼鐵公司成功使用3個多月,鋼渣處理完全實行全自動控制、系統(tǒng)化運行、無污染排放,循環(huán)化利用,生產效率提高了近10%。 據推算,目前全國年產鋼約4.5億噸,產生鋼渣8000萬噸,如果每噸廢鋼產生利潤按140元計算,可新增利潤112億元以上,節(jié)約用水8000萬噸以上。 “亞太”公司是國家科技部認定的泰興市首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是國家水利部百龍企業(yè),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百強骨干企業(yè)。公司擁有30多項國家專利及200多項各類科研成果,承擔多項國家和省級火炬計劃。不久前召開的國家科技進步獎頒獎大會上,該公司研發(fā)的潛水電泵技術的應用及產業(yè)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亞太水泵”也于日前成為國家免檢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