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特約記者 張建榮)從去年11月中旬起,一則在當地新聞媒介反復刊播的特殊《邀請函》引起了泰興市民的注意———“本公司除執行國家環保法律法規規定的環保措施外,將自愿執行下列措施:從廢水處理厭氧反應堆中回收沼氣,用于發電;從發酵過程中收集二氧化碳,生產食用干冰……以減少甲烷、二氧化碳兩種溫室氣體的排放,現邀請泰興公眾監督落實。” 這則《邀請函》是泰興金江化學有限公司花錢刊播的。 金江化學公司是香港葉氏化工集團在泰興投資的獨資企業,注冊資本3000萬港元,總投資1.5億港元,主要以木薯、玉米為原料專業生產食用酒精和無水酒精產品。 “金江公司對當地的財稅貢獻較大,年納稅2000萬元左右。但僅有這點是不夠的,企業還必須承擔起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金江化學公司現在主持工作的副總經理鄧宇雄說。 從2005年起,金江化學公司決定,投資4000萬元引進國際先進工藝,對廢水廢氣進行循環利用。目前,兩套治污裝置已經上馬,將原先木薯、玉米發酵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吸收轉化成食用級干冰;將原來直接排放的酒糟廢水固液分離,酒糟制成飼料,廢氣(主要是甲烷)通過燃燒轉化成蒸汽,再將蒸汽轉化成電能。僅此兩項新工藝每年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000萬元,節約標煤1.8萬噸,減少排放1.5萬噸二氧化碳、1500萬立方甲烷、760噸COD(化學需氧量)、255噸二氧化硫。 “現在,我們已加入《京都議定書》清潔發展機制(CDM)。借助這一合作平臺,將溫室氣體減排量(CER)有償轉讓給歐盟發達國家。”鄧宇雄透露,CDM項目開發方———荷蘭EOS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已實地考察論證,并將在金江公司安裝“流量計”,實時監測溫室氣體減排量,初定每年支付轉讓金300萬元。 “金江公司植根于泰興,除接受讓方的監控外,理所當然要接受泰興公眾的監督。”鄧宇雄說,自《邀請函》刊播以來,泰興公眾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有近2000人(次)來電來函索要減排資料,表示理解和支持。“今后,我們將與《京都議定書》框架內更多的國家和組織合作,通過溫室氣體減排量有償轉讓,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發展循環經濟,造福泰興民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