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葉桂華 特約記者 顧明華 通訊員 王建武)為解決村干部報酬待遇偏低、收入保障不高的實際,泰興市在村干部身份不變的前提下,率先在全市推行村干部報酬公職化管理,即參照國家公職人員管理方式,明確2000多名村干部報酬參照事業單位人員,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 該市規定,今后現職村干部的報酬總額包括基本工資、考核工資、效益工資三部分。基本工資按照村正職、副職、一般干部三種類型以及工齡等確定其基本數額。考核工資由各鄉鎮黨委根據當年村干部績效考核結果,確定不同檔次標準。效益工資由各村從當年村集體經濟純收入可支配現金總額中提取適當比例,經鄉鎮審核批準后發放。村集體當年發生新增債務的,村干部不得享受效益報酬。 該市還明確,村干部基本工資、考核工資的報酬經費全部納入市級財政預算,并以轉移支付的形式按時撥付給鄉鎮。效益工資則由鄉鎮和村按比例落實到位。對于市財政撥付的村干部報酬經費,該市各鄉鎮將建立銀行專門賬戶,并因地制宜落實配套經費。該項資金實行專款專用。 據了解,從現在起,該市村干部的基本工資將實行按月打卡發放,保證村干部的基本生活保障。對考核工資和效益工資,各鄉鎮將工作實績考核指標進行百分制量化,年底按績效考核結果一次性發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