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剛剛結束的全國農產品推介會上,泰興市新街鎮梧桐村的木匠程郭明算是露臉了。一個個以銀杏為主題的銀杏樹根根雕作品吸引了很多眼球。 程郭明今年38歲,從小就有當畫家的夢想,可家人卻不支持他。因為經濟問題,程郭明上完初中就退學,跟隨鄰村一個木雕老師傅學藝。 有繪畫基礎的程郭明學起木雕來得心應手,沒多久,雕的東西比師傅還要好。2000年,姜堰市政府要建現代著名書法家高二適紀念館,需要雕一對仿古宮燈,朋友向承建單位推薦了他。 雕刻時,姜堰市文化館館長曹松華來現場查看,看了一會,曹松華對程郭明說:“你雕東西很有靈氣,但一直這樣做下去不行,你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門手藝,否則再好也不過是個雕匠。” 曹松華的話讓程郭明振聾發聵,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畫家夢。 回到家后,程郭明暗暗發誓,不能只做個雕匠。于是,他在自己房間的墻上寫下“勤則不匱”,開始專心研究根雕藝術。 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程郭明將自己的藝術方向定位在銀杏樹根根雕上。一少女肩扛一筐沉甸甸的銀杏,正邁步向前;一只老母雞,在銀杏樹下,準備用嘴里叼著的肥蟲喂小雞;一只螳螂爬上了銀杏果……各種生活中常見的生動鏡頭都被程郭明雕進了銀杏樹根。 “都是些破樹根,經他一弄就神起來,真了不起。”程郭明的銀杏根雕引來村里村外很多人。 鄰居一棵80多年的銀杏樹死了,程郭明軟磨硬泡,硬把樹根要過來。觀察了一年多,歷時數月,他終于雕成了《八仙祝壽》。當大連藝術博覽會將《八仙祝壽》收錄入作品集并估價16萬元時,程郭明笑了。他說:“錢不重要,但是卻能證明自己已經不僅僅是個雕匠了。” 目前,程郭明將自己創作的作品全部申請了國家外觀設計專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