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伍6年來,昔日的“優秀士兵”葉群為泰興及周邊市、區的2000多退伍軍人,近千名貧困家庭待業、 失業人員實施免費計算機技能培訓。 “我最大的愿望是,將產業做大,幫助更多的人。” 一 泰興中興大道1號辦公樓十樓,一間間電腦技能培訓教室內,一臺臺電腦前座無虛席。 28歲的葉群站在一個年齡看上去比他大的學員旁邊指點著。 葉群的辦公室也在該辦公樓十樓。辦公樓東側是一間會客廳,會客廳里有一張加大加寬的沙發床,拐角處一排壁柜。“這也是我和妻子的臥室。我老家在根思鄉老葉村,離泰興城較遠。因為工作起來經常通宵達旦,睡在辦公樓方便。” 近年來,葉群相繼在泰興、上海、常州、泰州、姜堰、靖江等地購置了辦公樓,凈資產已經上千萬元的他,并未買商品房。 葉群的新婚妻子有些靦腆地說:“跟著他這樣四處奔波,也習慣了。累了,哪兒都睡得著。” “我做夢都想將自己的產業做大。做大產業是說話做事的資本。”葉群說,他最想做的事,就是有能力幫助別人。“幫助的人越多,心里越快樂,這種快樂是沒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小時候,一家六口靠父母種田維生。葉群常穿哥哥的舊衣服。父母從不給零花錢。“記得有一年大冬天,放學的路上,我看到一個乞丐赤著腳走路,很可憐。當時我就想,如果我身上有錢,一定給他買一雙鞋子。” 第二天上學,他把父親曬在門口的棉鞋悄悄藏進自行車車車簍。 看到乞丐穿上棉鞋露出笑容,葉群比自己穿上新棉鞋還開心。“回家后,挨父親訓了一通。父親也就這一雙棉鞋。母親連續熬了兩個通宵,才給父親重做了一雙。” 二 讀大專時,葉群第一次嘗到了助人的快樂。 “開學大約一個月后,學校舉辦運動會,要求我們買運動服,包括我們平時練習用的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都要我們自己掏錢。但是,在學校附近的商店以及一些大超市,一只籃球、足球,市場價都在300元以上。經濟困難的學生為了買體育器材,都是從伙食費里省,經常不吃早飯,一個月都舍不得吃一次肉。” 葉群有個表哥在某企業跑營銷。如果直接到生產體育器材的廠家去買,一定便宜。“我裝著要買的樣子,進商店拿著器材反復看,其實是找生產廠家的地址和聯系電話。怕被營業員發現,我就默記在心里,或者請幾個同學幫助記。” 葉群和幾個同學了解到,泰州南門外的高港區野徐鎮,有一個村子專門生產各類體育器材。 有的同學舍不得花路費,不知道辛辛苦苦趕過去,到底能便宜多少。 “我認為,老遠的路,趕過去買一兩件東西可能不劃算。如果買很多東西,差價一定可觀。”葉群讓需要的同學報名登記,有錢的先按市場價預付,沒錢的先付一半的錢,拿到東西后,多退少補。 一個雙休日,葉群和另一個同學一起來到野徐鎮,輾轉找到了那個村。 “一拿到出廠價目表,我們幾乎要跳起來。市場價300元以上的籃球和足球,出廠價不足100元。” 回到學校,他們倆成了“英雄”。“此后,同學們無論買什么,都湊起來一塊買,即使不能到廠家買,也學會了集體批發。都是交給我辦。雖然辛苦,但是看到同學們買到便宜貨的高興勁兒,自己也感到特別快樂。” 三 1999年,剛剛大學畢業的葉群應征入伍,成了沈陽軍區某部一名通訊兵。 “人生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不后悔。大學里,我學的是計算機專業。到了部隊,軍訓合格后,我在極短的時間內修復了所在部隊IC卡管理系統,建立起部隊營團自動化辦公網絡。” 當兵兩年,葉群都是“優秀士兵”,并和戰友們一道榮立三等功兩次。 “部隊是最能鍛煉人的地方。兩年軍營生活,可謂受益終身。我們這一代退伍軍人,基本是從學校到部隊,再從部隊到像萬花筒一樣的社會,很多人不能適應,找不準自己的位置。更有一些退伍軍人因為沒有一技之長,無法被競爭激烈的社會接受。沒有當過兵的人,也許無法理解他們的心情。”葉群充滿感慨,“2001年底退伍回來后,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用一年時間實踐和適應社會。第二年,必須成功找準定位。第三年,以自己的成功經驗幫助仍在摸索和彷徨的戰友。” 葉群應聘到泰興某培訓中心,成為一名計算機教師。教學之余,他留心了解計算機業務市場行情,同時自己鉆研,并向同行學習業務知識。 一年后,葉群辭職。2003年初,他在泰興城區租下一間20多平方米的門面房,主要從事電腦組裝和維修。 葉群喊出了“同等價格比質量、同等質量比差價”的口號。售后服務上,他作出承諾:對所購商品不滿意,只要不影響二次銷售的,包換包退。 2003年8月,在上海進貨的葉群接到一名顧客的電話,稱半年前買的電腦出現了故障。葉群立即派人前往檢修。半小時后,檢修人員回話:系客戶電線短路所致,不在保修之列。 葉群當即回答:“修!讓顧客為我們做廣告。” 果然,葉群迅速在業界站穩了腳跟。 四 2003年下半年,葉群在上海創辦“上海森夏資訊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擴展到電腦軟硬件制作、培訓,電子商務、網站建設。同年,他相繼在常州、泰州設立分公司,在姜堰、靖江發展了2家子公司。業務重點逐步轉向軟件開發、影視制作等一系列技術含量很高的項目。 森夏公司成立半年后,葉群先后成功競標“泰興網”建設項目、“深航無錫機場網絡管理工程”項目,并開始做3721的網絡實名,2004年做百度的搜索代理,2005年又接下了雅虎的代理。 一年后,葉群卻主動放棄了3721、百度、雅虎的代理業務。 “泰州地區有一百多家網絡公司,年營業額100萬的卻很少。雖然百度、雅虎、3721等搜索企業對地區代理商的數量有限制,但是各地的網絡公司還是喜歡跟風,有的甚至不惜虧本搶業務,導致網絡代理市場嚴重混亂,搜索運營商過河拆橋,渠道服務越來越差的惡性循環。我不喜歡攪渾水。”葉群說。 之后,森夏公司與廈門書生網等全國637家二級搜索代理公司結成“渠道大聯盟”。目前,他們跟新浪公司合作。上海和江蘇,好多知名企業的網站與他們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五 森夏公司的員工大都是退伍軍人。 一名姓劉的職工說,他與葉群同年參軍,同年退伍,因為沒有一技之長,退伍一年沒有找到如意的工作,后來,和大多數退伍戰友一樣做了保安。 2003年初,森夏公司泰興分公司招聘保安。戲劇性的見面,令劉某與葉群驚訝不已。 “如果不想做保安,就到我這里學計算機技術,我不收你一分錢學費,從初級到高級,只要你愿意學。然后,我幫你重找一份工作,月薪至少1000元。如果能熟練運用高級技能,月薪可達到兩三千元。屆時,你可以自己創業,也可以留在我的公司幫忙。”葉群征求戰友的意見。 “我現在就想學。”劉某激動地說。 半年后,劉某學會了一系列電腦軟硬件技能。得知葉群的公司缺少這類員工,并且待遇不菲,劉某選擇留下來。 “我的公司用人有限。很多戰友在我這里學到技術后,我就把他們介紹到其他單位,包括蘇南和上海。”葉群說。 葉群還制作了“擁軍優惠卡”,送到公司所在的當地人武部,請他們在給退伍軍人辦理相關手續時一并送上。“擁軍優惠卡”背面寫著:每個退伍軍人憑卡可以到森夏公司免費學習計算機技術;需要幫忙安置工作的,可以直接打電話給葉群。 貧困家庭的待業、失業者,凡是當地關工委、村委會和居委會等介紹去的,葉群也是免費培訓。培訓中心一度人滿為患。 2006年10月,葉群到勞保局為學員打聽就業信息時獲悉:許多企業嫌新招進的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實際操作能力差。這觸發了葉群的靈感。經過市場調查,一個星期后,他決定籌辦一所專攻計算機高新技術開發應用的學校。 當年,民營職校“泰興市朝陽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正式掛牌成立。職校還同時解決了幾十名戰友的就業問題。 “我的宗旨是,不虧本就行。今年泰興有700名軍人退伍,上星期,我給泰興人武部送去了700張‘擁軍優惠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