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轉產了,年利潤起碼少了100萬,可寧愿不要這眼前的100萬利潤,也不能污染家鄉的環境,不能給子孫后代留下罵名!”11月15日,泰興市泰鑫傳動有限公司老板魯雪海對記者說。 魯雪海是原泰興電化廠廠長。電化廠主要生產鉻紅、鉻黃等顏料和染料,雖然規模小,但利潤十分可觀。數著一沓沓鈔票,魯雪海卻始終有一個心病:企業生產過程中超標重金屬污水的排放問題一直沒能解決,工廠旁邊的眾安港被當地村民笑稱作“黃河”“紅河谷”,以前習慣到河里洗菜淘米汰衣裳的村婦再也不下河了。 在環保部門的多次督查下,魯雪海下定決心搞污水達標排放整治。可由于企業規模小、工藝落后,整治始終不達標。 今年初,泰興市政府開展化工行業專項整治,魯雪海的泰興電化廠也在整治之列。是“茍延殘喘”,還是“壯士斷腕”?廠里的不少職工勸他:“產品已形成了成熟的市場、豐厚的利潤,停了可惜呀。況且停下來后廠里的設備全部報廢啦。”然而,魯雪海輾轉反側、思來想去幾天,還是咬咬牙說:“轉!不轉產對鄉親們不好交待,子孫錢不能賺!” 4月份,魯雪海的泰興電化廠在鄉親們的鑼鼓聲中順利實現了關停轉產。拆除了化工生產線,新上了機械加工線,同時出租廠房引進7家私營企業,現在總產值超過5000萬元,吸納200多名勞動力就業。 企業轉產了,但利潤下去了。對此,魯雪海淡淡地說:“100萬元利潤能夠為村民和子孫換回一灣綠水,值得。”經過環保部門的監測,現在眾安港的水質已完全達到農業灌溉和農村生產生活用水要求,捕魚的船只又重新蕩漾在綿延數十公里的水面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