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泰興市永進黃橋燒餅店的老板張天勇一直在姜堰和泰興兩地跑,因為他的 “天勇”黃橋燒餅第10家分店就要在姜堰市溱潼鎮開張了。 黃橋鎮黃橋燒餅產業化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戴星奇告訴記者,按照黃橋燒餅產業發展規劃,未來3年,將在全國各旅游城市 (景點)新增黃橋燒餅品牌連鎖店300家,力爭到 “十一五”期末創產值5億元,讓黃橋燒餅真正成為致富老區群眾的大產業。 “黃橋燒餅實行連鎖經營是 ‘逼’出來的。”戴星奇說,黃橋鎮曾與郵政部門合作,依托鎮內68家燒餅品牌店,開展燒餅物流配送。但黃橋燒餅以酥出名,上面有一層芝麻,根本經不起顛簸,送到目的地已 “面目全非”了。同時,黃橋燒餅保質期短,必須熱烤熱賣,才能保持特有的香味。因此,要想做大黃橋燒餅產業,將品牌連鎖店開到各大中城市、旅游景點是唯一明智而現實的選擇。 張天勇就是一位成功者。他原是黃橋東進飯店的面點師,下崗后,在鎮上開了一家黃橋燒餅店,并注冊了 “天勇”商標。由于用料講究、制作精細、咸甜適中,生意越做越好。后來,他將經營的觸角延伸到蘇州、揚州等旅游城市,開了9家品牌連鎖店。“所有的原料都是泰興本地的,如泰興的蘇三零面粉、泰興的豬板油等。按照傳統生產工藝,現烤現賣,保證了正宗的黃橋燒餅口味。”如今,張天勇的品牌連鎖店一年 “烤”出了1000多萬元的產值。 戴星奇說,為了推進連鎖經營,今年7月,黃橋鎮專門成立了由工商、衛生、環保、稅務等部門參加的黃橋燒餅產業化管理辦公室,在繼續發揮黃橋燒餅協會自律作用的同時,堅持依法管理,維護黃橋燒餅品牌形象。產業化管理辦公室完善了 《黃橋燒餅行業技術標準》,將不同品種黃橋燒餅用料配比、物理指標進一步量化、細化。比如,燒餅的層數,切開后至少要有8層;燒餅的重量,每10只燒餅不得低于400克;燒餅的原料,必須是泰興的蘇三零面粉、泰興的豬板油等。品牌連鎖經營店都須執行這一標準。 “同時,我們正在申請原產地保護標志,只有品牌連鎖經營店才能使用,外地燒餅不能隨意打黃橋燒餅的牌子。”戴星奇說。 據了解,目前,黃橋鎮已在全國100多個城市 (旅游景點)開設黃橋燒餅品牌連鎖店200多家,年產銷規模達2.2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