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通訊員 常 斌 振 國 特約記者 張建榮)市環保部門公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泰興市二氧化硫實際削減率達1.7%,超過市政府調控目標1個百分點,成為全市唯一完成二氧化硫減排任務的市(區)。 根據“十一五”污染削減計劃,市政府今年下達給泰興的二氧化硫減排任務為1089噸,其中上半年削減率必須達到0.7%。 提及這個調控指標,泰興市環保局局長官新民一點都不輕松:“這是絕對量的削減,即在消化新上項目產生污染物的基礎上,總量再削減。年內,泰興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必須控制在7970噸,到‘十一五’末,削減到6479噸。對處于工業化后期、加速發展的泰興來說,壓力特別大。” 為此,泰興市依靠科技創新,通過循環利用,深挖二氧化硫減排潛力。地處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的卡萬塔沿江熱電有限公司,原來每天產生50多噸鍋爐飛灰,不僅浪費能源,而且造成空氣污染。在環保部門的指導下,公司投入660多萬元,新上兩臺飛灰復燃脫硫一體化裝置,把干式除塵器里沒有燃盡的飛灰,通過脫硫罐“回”到爐膛二次燃燒利用。這樣,既提高了鍋爐煤耗效益,年可節約標煤3500噸;又保護了環境,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00噸。 實行區域集中供熱,循環利用清潔能源,是實行二氧化硫減排的有效途徑。泰興電廠原是一家地方電廠,從2004年起,改為江蘇光明熱電集團自備電廠。去年,企業投入400多萬元,實施氨法脫硫技改項目,每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00噸,一次性通過了省環保廳的驗收。從今年起,企業從供電為主向區域性集中供熱轉變,加速淘汰區域內排硫不達標的小鍋爐。據統計,改造后,該企業年對外供熱達50萬噸,能夠滿足附近20家企業的用熱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500噸。 地處高港區永安州鎮的泰州市高偉化機廠,是一家專業生產丙乙酸的化工企業,每小時消耗蒸汽3噸,每年蒸汽需求量在1萬噸左右。今年,高偉化機廠關閉了兩座排硫不達標的小鍋爐,改由光明熱電集團集中供汽。 江蘇寶塔水泥有限公司前身是泰興市第二水泥廠,過去有2條機立窯和2條生料生產線,生產工藝落后,每年排放水泥粉塵300多噸和二氧化硫98.5噸,嚴重污染了周邊環境。企業在投入500萬元進行粉塵治理的同時,忍痛關閉了機立窯生產線,投入1500萬元,新建一條年產30萬噸水泥粉磨清潔生產線,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標煤從0.7噸降至0.5噸,并實現了二氧化硫“零排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