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吳振國)今年以來,泰興市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支撐的產學研體系,全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上半年,全市組織申報、實施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27項,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53.43億元,同比增長48.16%,總量在泰州四市二區中名列第一。 作為科技人才資源相對貧乏的縣級市,泰興市著力引導企業攀“科技高親”。到目前為止,來自全國各地的561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泰興相關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每家骨干企業都有1至2家科技“靠山”,每個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背后都有一批專家教授。 中科金龍玉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廣州化學所合作開發的利用二氧化碳合成可降解型泡沫塑料項目,稱得上是泰興企業與科研院所互動合作的一個范例。該項目已完成投資3000多萬元,建成年產2000噸的工業示范廠,一舉破解了“白色污染”的世界難題。國務院領導在獲知該項目實施情況后,先后做了兩次批示,要求國家發改委、環保總局重點支持該項目實施產業化,保護自主知識產權。中科院還直接投資300萬元參股開發。目前,年產2萬噸的生產設備已投入運行,投產后年產值可達4億元。 泰興市把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點放在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項目開發上。目前,江蘇濟川藥業集團與廣州中藥研究所合作開發的“蘄龍膠囊”產品進入三期臨床試驗,明年可獲得國家新藥證書;與浙江大學共同實施的“靶向藥物試劑”研發中心項目已正式簽約。 泰興圣達銅業有限公司承擔的“高速電氣化鐵道用新型高性能銅錫合金接觸線”項目,經專家認定,工藝國內首創,產品綜合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完成中試。江蘇大學與泰興達成了院地全面合作協議,該校與泰興特種鋼機械廠合作開發的“節能環保型球團生產裝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正在申報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計劃。 在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過程中,泰興企業堅持“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結成利益共同體。中科院、上海交大、橡膠制品研究所、自動化儀表研究所、江蘇大學、揚州大學、西安交大、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等科研單位以技術入股,與泰興相關企業共建研發基地,待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后,按股分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