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通訊員 張宏偉 張建榮)6月19日下午,泰興市河失鎮西蕩村殘疾村民葉冬顯和俞玉成,又相約來到村殘疾人康復站,在專職康復員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經過兩個月的康復訓練,原來腿腳不靈便的葉冬顯走路明顯順暢了些,手掌嚴重變形的俞玉成也能做點家務活了。 今年4月,泰興市在河失鎮啟動“殘疾人康復站進村(居)”試點工作,目前已建成李灣、常周、印莊、西蕩、夏港5個殘疾人康復站。“年內將全面推開,確保到2010年覆蓋所有村(居),讓7.42萬名殘疾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康復服務。”泰興市殘聯理事長封紅年說。 據了解,村(居)殘疾人康復站建設采取市、鄉(鎮)、村(居)三方投入的方法,有固定的場所,有配套的康復器材,有專職康復指導員。對本村范圍內有康復需求和康復可能的殘疾人,康復站建立專門服務檔案,制定具體的康復計劃,提供個性化服務;對殘疾程度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為他們設置家庭病房,堅持上門服務;對家庭條件較好的,幫助他們選購或自制康復輔具,指導康復訓練;對精神病患者送藥上門、免費服務。定期開辦各類康復知識培訓班,免費發放《康復小冊子》,在村(居)范圍內做到康復知識全覆蓋,村民家庭全調查,康復需求全掌握。 “考慮殘疾人康復需要一定的用藥,市政府在實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時,將殘疾人全部納入醫保網和醫療救助范圍,參保費由政府埋單。享受低保的殘疾人在報銷標準上提高5%。市直、鄉(鎮)醫療機構和村(居)衛生室對殘疾人實行免費掛號、免費出診、免費注射,大型設備檢查減免30%,住院費減免40%。”封紅年告訴記者。 封紅年透露,為指導村(居)殘疾人康復站工作,在市一級將建立殘疾人康復中心,同時在鄉(鎮)、各村(居)組建助殘志愿者聯絡站,形成上下貫通的體系,保證“重度殘疾康復服務不出家門,一般康復需求不出村門,特殊康復需求不出市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