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顧祥忠)近幾天,泰興市蔣華鎮水產養殖戶周國才的承包塘里,第一批小龍蝦苗陸續爬出洞外。這是我市首次繁育成功淡水龍蝦苗。 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北美洲,現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地區。近年來,龍蝦消費量猛增,龍蝦養殖成了熱門,但育苗技術難以突破。 60歲的周國才原在廣西從事水產養殖。今年4月,他在蔣華鎮蔣華村租賃了11畝水面,從武漢購進165公斤淡水龍蝦種苗,搞起了種苗培育。 淡水龍蝦不同于野生龍蝦,采用優選純化法改良培育而成,每只個體為100克以上,遠遠高于野生龍蝦30克左右的只重,且肉鮮嫩細膩。 “龍蝦是晝伏夜出,我也變成了夜貓子。”為了觀察龍蝦繁育情況,周國才每天晚上蹲在塘邊觀察,3個月記滿了3個筆記本。 兩只野鴨從遠處飛來,潛入池塘捕吃蝦苗,老周連忙扔泥塊驅趕。見趕不走,老周上了木筏。“野鴨、白鷺經常光顧這里,由于是國家保護動物,只能驅趕不能打,人就很累了。” 老周介紹,淡水龍蝦種苗繁殖周期只有3個月,種苗可以出售,也可養殖成品蝦。龍蝦的養殖成本很低,飼料來源廣泛,主食水草、陸生嫩草、瓜果蔬菜、動物類飼料等;淡水龍蝦對環境氣候要求不高,其耗氧量極低,池塘、河溝、水庫、稻田均可養殖。 據老周測算,即使他不賣龍蝦苗,每年僅出塘兩茬大龍蝦,畝產量最低也有1500公斤;按照成蝦每公斤15元的批發價來算,畝產值將超過兩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