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通訊員 群 建 玉 賢 光 明)泰興市七圩鎮八圩村農民陳德生有一手機械模具加工技術。6月10日,他來到村勞動保障工作站,向勞動力信息網輸入自己的年齡、特長、就業意向后,10多個相關崗位就“跳”了出來。最終,他選擇了一家工資待遇相對較高、離家較近的通風設備制造企業。 作為省和泰州市村級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建設試點縣(市),今年以來,泰興市按照城鄉統籌就業、社會保障全覆蓋的要求,決定在34個示范村開展村級勞動保障平臺建設,爭取2010年前實現行政村“全覆蓋”,讓農民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就業、培訓、社保服務。 村級勞動保障工作站有固定的場所,面積不低于50平方米,配有電話、電腦、電子觸摸屏。村級勞保軟件平臺與市、鎮兩級聯網運行。張橋鎮西橋村、胡莊鎮宗林村、溪橋鎮南殷村還配置了大屏幕顯示屏,滾動發布市內外就業、培訓、最新政策法規信息。 在對本村勞動力資源調查梳理的基礎上,村級勞動保障工作站建立了勞動力轉移、培訓、社會保障、退休人員信息等資料庫,并全部存入電腦,實行動態管理,跟蹤服務。 了解到泰興城區花卉園藝業不斷升溫,張橋鎮西橋村勞動保障工作站舉辦了一期培訓班,60多名農村勞動力經過培訓,系統掌握了花卉栽培、病蟲防治、采收包裝等專業技能,定向為城區機關事業單位提供綠化服務,人均月收入近2000元。 此外,村級勞動保障工作站還積極為村民參加“新農保”提供便捷服務。 胡莊鎮宗林村村民史云龍從村勞動保障工作站了解到,政府不僅補貼農民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而且還將隨著經濟發展同步提高養老保險待遇,他欣然參保,并動員左鄰右舍前來參保。 據了解,今年以來,依托村級勞動保障平臺,泰興市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7800人,100%實現了轉移就業,接受“新農保”咨詢8000人(次),近萬名居住在農村的退休人員均能按時足額領取退休金、報銷醫藥費,并按政策規定作了調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