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錢建虎 特約記者 蔡金保 通訊員 曾 晶)5月20日,泰興市古溪鎮顧莊村村民鮑秀英從農田歸來,打開燃氣灶炒菜,一股藍色的火苗燃得旺旺的,僅僅幾分鐘,一盤炒菜就端上了桌。 鮑秀英介紹,她家共有5口人,平時做飯、燒水每月要用一瓶煤氣。村里建了秸稈氣化站后,實行以草換氣,一年可節省900多元煤氣開支。 在顧莊村秸稈氣化站里,堆放了不少稻草與稻殼。現場的一位管理人員介紹,秸稈粉碎后進入上料口,經焚燒爐燃燒后形成可燃性氣體,由管道輸入控制柜,再通過鼓風機壓力將氣體壓縮到儲氣柜。“一次使用150公斤草料,能儲500立方秸稈氣體,生產過程僅一個多小時,可供村里200多戶居民使用兩天。” 該村黨總支書記顧云江介紹,氣化站每立方氣體成本費0.2元,實行以草換氣,村民不花一分錢。“既讓農民用上免費燃氣,又不再擔心麥稻收獲季節秸稈焚燒污染環境。” 據悉,這座秸稈氣化站總投資120多萬元,去年底試運轉后,于5月中旬正式投產。目前,共鋪設供氣管道4000多米,連接200多戶農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