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吳振國 蔣 杰)5月18日,泰興經濟開發區通過了省級環境整治合格驗收。在2006年度全省十大環保掛牌督辦的6家化工園區中,第一家通過驗收。省環委會委托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數據顯示,在5個主要監測點實地檢測的COD、氰化物、苯胺類、硝基苯類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好于國家達標評價標準。 泰興經濟開發區是長江沿線首家“國”字號精細化工園區,也是全省沿江重點發展的15家園區之一,建成區面積近10平方公里。省環委會將泰興開發區列為2006年度環保掛牌督辦園區以后,泰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按照“不欠新賬,多還舊賬”的要求,從嚴、從實落實環境整治的各項措施。 建立重污染企業退園制度。半年內,該區責令3家重污染企業停產整治,13家企業16個項目限期治理,對25廠次的環境違法行為實行了經濟處罰;對2004年以后進區企業(項目),從立項、環評、審批、“三同時”執行及驗收等各個環節進行徹底整頓,責成兩家企業補辦環評手續,1家“三同時”執行不到位的企業限期整改;對10家重污染源企業實施車間采樣監控,安裝COD在線監測儀,確保企業預處理污水達到接管標準;對區內所有企業設立規范的污水、雨水和冷卻水檢查井,嚴格實行“三水分流”,并沿各企業圍墻外側深挖兩米以上,切斷偷排暗管,砌筑混凝土防滲隔離墻;按照日處理兩萬噸工業廢水和1萬噸生活污水的標準,啟動污水處理廠“2+1”擴容工程。省環保廳“飛行隊”多次對污水處理廠突擊抽樣檢測,各項指標均達到排放標準。 在治標的同時,抬高項目進區“門檻”,從源頭上嚴把環保準入關。在執行投資強度160萬元/畝(或20萬美元/畝)的基礎上,將項目投資總額由3000萬元(外資500萬美元)提高到8000萬元(外資1000萬美元),堅持“三不上”,即不上重污染項目,不上有污染、難治理的項目,不上環境容量不允許的項目,并建立進區項目專家預評估制度,實行環保“一票否決”。自去年11月份以來,已對10多個項目進行了專家預評估,其中有3個項目(總投資近3億元)因環保問題被否決。 近幾年來,泰興開發區先后投入近1.6億元,用于污水處理廠、固廢處理中心等公共治污設施及管網建設和改造,提升了開發區的環境承載能力,開發區管委會相繼通過了ISO14001環境質量體系認證和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區驗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