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吳振國)“市委辦:95.57;政協辦:95.39;發改委:93.97;經貿委:93.78;國稅局:90.84;海關:90.31……” 3月2日,在泰興市機關作風建設大會的會場入口處,一塊“泰興市市級機關作風建設集中評議得分表”展牌吸引了與會的近400名鄉鎮和機關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全市91個機關部門的機關作風孰優孰劣,排名誰先誰后,一目了然。 該市市長高亞梓說:“機關效能是一個地區最基本的‘軟實力’,今年,我們的目標是把泰興打造成蘇中地區辦事程序最簡、辦事效率最高、辦事成本最低的投資樂園。”據了解,為進一步提高機關工作效能,該市今年要求所有該進行政服務中心的部門和項目全部進“中心”,全市91個機關部門實行“兩集中兩到位”,即部門行政許可職能向一個科室集中,行政許可科室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部門行政許可項目進入行政服務中心落實到位,部門對窗口的工作人員授權到位。同時,實行職能部門“跟蹤問效”剛性管理,做到一個審批項目一張效能監督卡,對機關干部中存在的“懶、拖、浮、軟、散、貪”等“病癥”進行根治,著力塑造‘務實、高效、廉潔、文明’的機關形象。 去年以來,針對少數部門和機關干部中存在的“精神不振、不敢負責”“政令不暢、推諉扯皮”“工作不實、效率低下”“為政不廉、以權謀私”等不良現象,泰興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市級機關中集中開展了以“創優環境,促進發展”為主題的機關作風建設活動。一次性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創優經濟發展環境的若干規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的意見》等6個規范機關部門服務行為的“緊箍咒”。針對部門審批環節多,辦事效率低的現狀,去年,該市對347個審批服務項目歸集到行政服務中心進行集中辦理,取消了45個收費項目,52個項目降低了收費標準。泰興市建設局通過內部挖潛,簡化辦事程序,將對建設項目的抗震審查,墻改審查、節能備案三項審批等程序合并,審批服務工作日由原來的16個降為5個,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降低了建筑開發商的經營成本。 為使機關部門的服務承諾不流于形式、流于口頭、流于案頭,泰興市在全市范圍內設立了機關效能監察點,對全市91個機關部門的服務質量進行“全天候”監察。去年,該市先后對集中評議列后三位的部門主要負責人實行了誡勉談話,對全市18名在行政服務過程中服務不到位和“吃拿卡要”的直接責任人分別給予了公開檢查、通報批評、經濟處分、撤職、辭退等處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