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輾轉43個小時后,1月24日傍晚丁海容回到了家。 丁海容是泰興市分界鎮中心初中的一名語文教師。2006年8月,作為江蘇省唯一被團中央選拔的“扶貧接力計劃社會招募青年志愿者”,丁海容赴廣西百色山區支教。
早就有支教的想法
今年28歲的丁海容,畢業于揚州教育學院,回鄉任教6年。他說,經常在媒體上看到西部地區的報道,那里落后的教育狀況讓人震驚。上大學期間,他看到團中央“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的公益廣告,當時就下定決心,有機會一定要去西部看看,為那里做點事。 2006年5月,丁海容偶然從團中央的網站上看到扶貧接力計劃正在招募志愿者,他立即下載了報名表格。 丁海容是家中獨子,結婚兩年,兒子只有8個月大。 7月20日上午,團中央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示范項目部打來電話,說他已初步通過全國范圍的選拔。8月9日,他從全國3萬多名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正式成為當年13名支教西部的志愿者之一。 8月18日,丁海容正式啟程。
當地師生欽佩丁海容
學生們看見丁海容,個個喜出望外。 丁海容教五年級的語文、政治和自然。 當地信息來源少,報紙一個星期才到鎮上拿一次,原有的電腦和網絡老師也不會用。每次講到新鮮的內容,學生們個個瞪大了眼睛,聽得特別認真。看到丁海容用筆記本電腦上網,孩子們天真地問:“老師,這些圖畫都是真的嗎?” “有時候,男生們會一起來問我要不要拎水,其實他們想來看電腦。電腦里的世界對他們來說,實在太神奇了。” 外界捐贈的一套多功能音響閑在學校一年多了,丁海容把它調出了聲音;一套價值10萬元的多媒體設備也在丁海容的演示下起了作用……丁海容還為學校捐了一套無線上網設備,并教老師和學生們如何操作電腦、上網等。 分界鎮中心初中校長周霄峰介紹,學校曾派人去廣西看望丁海容,“當地的老師學生非常欽佩丁海容。
“希望更多的人幫助那里的孩子”
星期六、星期天晚上,丁海容經常去家訪,學生家里的狀況讓他落淚。 五年級的韋炫飛跟奶奶一起生活8年了。8年里,她沒有見過一次父母,甚至連父母的長相都已經記不清了。“她父母在外面打工,沒錢回來。” “當地像韋炫飛這樣的貧困家庭很多,許多學生家里連電都沒通上。在我支教的5個月中,最冷的時候七八攝氏度,但一個女孩天天穿的是塑料涼鞋。一個學生家里的房子搖搖欲墜,只能用一根木棍撐著。” “但是,那里民風淳樸,讓人感動。” 有一件事情讓丁海容印象深刻。一次,一個男生腳崴了,只能乘車回家。他向丁海容借了10元錢。1個月后,男生把錢還回來了,8張1元的,其余的都是1角、2角。男生告訴丁海容,其實回家只要兩元錢就夠了,但如果借兩元,老師可能不要他還,所以就借了10元。 “學生家里偶爾燒一次好吃的,都會拖著我們去吃飯。” 閑暇時,丁海容把一些貧困學生的信息發到網上,希望更多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半年多來,已經有10多人為學生們寄來了書包、書本和衣服等物。 此次回來的第二天,丁海容就去書店買了數十本新華字典和名著。“我要送給我的學生們。” “去了以后才知道,西部的孩子是多么需要幫助。”丁海容說,希望能為那里多做點事,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幫助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