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建 新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吳振國)泰興平均每兩天就新建、改建一座農橋,惠及24個鄉鎮的百萬農民。記者從正在召開的泰興“兩會”上獲悉,該市“金橋工程”實施3年來,累計投入資金8500多萬元,新建、改建各類農村橋梁529座。 據了解,泰興的農村橋梁多數建于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到如今普遍出現老化現象,部分還因破損嚴重成為危橋,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2004年,該市啟動“金橋工程”,計劃在4年內,每年修建、改造農村險危橋150座以上。 該市同時決定,每年拿出7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農橋建設,不足部分由上爭資金和部門籌資解決,堅決不增加農民負擔。 該市水務局副局長陳寶貴介紹,2006年,該市共投入資金3068萬元,新建、改建各類農村橋梁187座,超額完成了年度建設任務。 這其中,該市財政直接用于“金橋工程”的建設資金達1044萬元,上爭項目資金1206萬元,水利、交通、國土、財政等部門的幫扶及各鄉鎮發動社會捐資、組織一事一議等籌措資金718萬元,部分重點骨干企業主動捐資100萬元。 宣堡鎮梅埝村梅埝橋的建成,標志著該市當年“金橋工程”建設的圓滿完成。梅埝橋是南北通道宣泰公路上的一座公路橋,因橋面破損,過往車輛需繞道3公里通行。該市投入37萬多元,建成長54米、寬7米的新橋,附近群眾無不稱贊政府辦了一件大好事。 根思鄉盡管是經濟薄弱鄉鎮,為讓百姓得到實惠,該鄉黨委、政府主動將2006年4座橋梁建設任務調高到8座,其中5座農橋已經建成,另外3座也有望于春節前完工。 陳寶貴介紹,今年是“金橋工程”建設的決勝之年,該市計劃在年內新建、改建各類農村橋梁160座以上,圓滿超額完成既定任務,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