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通訊員 常 斌 金桂根)今年,泰興市決定從財政中拿出1070萬元,用來增加村干部養老保險補助,并作為農民養老保險啟動資金;同時安排2500萬元,作為市本級農業發展基金,用于農村節水工程、高沙土農業綜合開發、金橋工程、新農村建設等項目,讓農民更多地分享公共財政“蛋糕”。 泰興市堅持“多予、少取”的方針,從農民最盼、最急的事情抓起,加大公共財政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去年,財政支農達1.35億元,同比增長28.57%,創歷史新高。 去年,該市財政投入680萬元,支持34個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為治理焚燒秸稈污染環境問題,該市一期投入130萬元,在古溪鎮顧莊村試行清潔能源秸稈氣化工程,工程建成后,每天運轉2小時就可供氣800多立方米,滿足400多戶農戶一天的生活用氣需要。目前,集中供氣工程已進入機組安裝調試階段。 在農村新、老五件實事實施過程中,該市財政安排8000多萬元,用于實事配套建設。去年全年共建成農村二、三級公路151.1公里;新建、改造農村橋梁170座,其中竣工84座,在建86座;建成村衛生服務站40個,改造無害化衛生廁所5000座;新增農村有線電視用戶1.52萬戶;疏浚市鄉河道101條、村莊河道470條,中溝水環境整治40條;推廣沼氣1000戶,建成中小型沼氣池7處;360個行政村均建設了標準籃球場,添置了兩張以上乒乓球桌,體育設施進村走在全省前列。 同時,該市各項涉農補貼得到全面落實。糧食直補、水稻良種補貼、新型農機具補貼等20個涉農補助資金項目,全部實行“一折通”打卡發放,共發放補助資金4741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