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泰興農機學校高考錄取率連年攀升,2006年,錄取率高達100%,26名同學考入本科;職業技能考核鑒定人數、合格率連續三年泰州市名列前茅;每一屆的畢業生就業率為100%。學校黨支部被評為系統“先進基層支部”,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農業培訓工程先進學校”,“江蘇省職業技能鑒定先進單位”。如此驕人的業績,得益于堅強有力的學校黨支部及其領導下的校委會。 加強組織建設 提高凝聚力 泰興農機學校是一個“年輕”的學校,在職人員中,40歲以下的占90%以上。學校中層以上干部絕大多數是黨員。兩年前,改選后的新一屆黨支部上任伊始,黨支部就組織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學習黨章尤其是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使黨員班干部真正認識到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努力適應不斷變化的職教形勢。學校黨支部,校委會把教職工中的優秀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充實到管理崗位上,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始終使黨員保持堅定的黨性原則,始終使黨組織有很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加強師德建設 提高教師素質 學校黨支部深深地知道: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教書是教師的基本職責,教書的目的在育人。教師要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要有很高的品行修養,身正為范,以身作則。 學校黨支部通過經常性教育與學習,使從事農機職業教育的教師,熱愛本職工作,要有奉獻精神,要有以促進人類文明為己任的社會理想,要有追求知識,崇尚科學工作者的價值取向,要有嚴謹,求實,刻苦,勤奮的科學態度,要有熱情,開朗,和諧,寬容的性格,更為關鍵的是,教師要有一種處處以學生為本的情懷和氣度。 這些經常性教育與學習活動的開展,使教師的面貌煥然一新,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的風氣濃了,相互協商,共同管理的氣氛形成了。因此,學校教學秩序井井有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多人被評為“省優秀教師”,“市優班主任”。 嚴格制度落實 強化內部管理 學校黨支部為了適應市場經濟要求,變人治為法治,使學校各方面工作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紀律制度約束下進行,學校黨支部和校委會將兄弟學校有用的經驗與本校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學校管理上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點。 (一)強化責任意識,發揮示范作用。 1.教師管理上,學校對教學過程全程監督,堅持“一查二聽三評四獎懲”為核心的教學管理條例,教師上下課到校長室簽名,上課期間校領導巡查,學校與班主任/科任老師簽訂目標責任狀,明確職責、目標和獎懲條例。嚴格規范教師教學行為,使教師養成了良好的職業習慣,為學生樹立了榜樣。 2.在其他職工的管理上,要求他們與教師一樣,上下班到校長室簽名,經常進行思想教育,并根據工作職責,定期進行檢查,讓他們始終認識到自己是學校中的一員,也應該在文明用語、工作態度、與學生接觸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樹立職工良好形象。 (二)規范學生管理,提高學生素質。 在學生管理上針對招收的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的特點,繼續對學生采取了全程封閉式管理。除了班主任對自己的班級實施包干式責任管理外,另外設置了三條管理線:一是每天晚自修每班安排一名教師到班值日,強化學生自律意識。二是每日4名值班人員負責校門口、校園內及教學中的管理,強化學生行為規范意識。三是后勤人員組成的宿舍衛生檢查組,定期檢查衛生,并打分記錄,將檢查的情況及時反饋給相應的分管領導和班主任,定期進行評比,激發學生不斷向上的意識。對學生“道德品質、行為規范、學業成績”經常性考評,與學生簽訂遵紀守規責任書,從而使學生在思想上、行為上、道德上、學習上奮發進取,不斷進步。使學生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拓寬辦學渠道 擴大培養規模 學校黨支部一班人在復雜多變的職教形勢面前審時度勢:農機學校既要立足農機系統,又要跳出農機行業。緊緊圍繞市場,根據市場需求,拓寬辦學渠道。幾年來,學校把握機遇,除辦好常規學歷教育外,還對鄉鎮農機人員及社會其他人員實施學歷教育,提高他們的學歷層次;繼續與南京農大、南理工成人教育學院聯合辦學,開辟新的教學途徑,與江蘇農林學校聯辦五年制高職,滿足蘇中學生對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 幾年來,在上級黨委的指導支持下,泰興農機學校不斷進取,開拓創新,該校各個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學校的辦學實力和校容校貌有了較大的變化,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門和省市農機系統的重視,學校先后被國家農業部、省農機局、市有關部門評為先進學校。學校黨支部為學校發展的新跨越打造了堅實的支點。 (李 斌 何霞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