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報業網訊 12月12 日,家住泰興市泰興鎮三泰新村的下崗失業職工張女士收到勞動保障部門的一份特殊告知書:取消其社保補貼資格和有關稅費減免優惠。 這是怎么回事?原來,張女士將自己的《再就業優惠證》“出借”給其妹夫申辦證照開辦超市,并以自主創業的名義,套取社保補貼和國家扶持下崗失業職工創業的優惠待遇。 據泰興市勞動就業管理處主任唐群建介紹,今年以來,該市勞保、工商、稅務等部門聯手,對2005年來5000多名持《再就業優惠證》申報享受社保補貼的個私業主一一核實 ,實地察看經營場所,核查實際經營業主,并實行公示和舉報制度,共取消了2150人的社保補貼資格,拒付社會保險補貼近200萬元、查補入庫稅款500多萬元。 根據國家有關政策,下崗失業職工憑《再就業優惠證》,從事個體經營的,可享受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及有關稅費減免。這本來是國家扶持下崗失業職工自主創業的惠民之舉,卻被一些人鉆了空子,少數不法商家以持證的親朋好友的名義領取營業執照,借此騙取稅費減免,一些下崗失業人員憑自己的《再就業優惠證》領取營業執照后,自己不經營,而是轉讓或出借給他人經營,套取社保補貼。 針對這一情況,泰興市在全省率先啟動了部門和街道社區聯動工作機制,下崗失業職工從事個體經營、申報社保補貼的,需提供經過稅務部門年檢的《稅務登記證》和工商部門年檢貼花的《工商營業執照》,對達不到起征點(月營業額5000元以上)或起征點以上實質不征稅的,由稅務部門出具《個體工商戶持續經營證明》;街道、社區勞動保障站工作人員逐戶核查申報社保補貼人員的經營情況,核對實際經營人、經營場地、經營項目,重點核查持照人與實際經營者是否相符;在此基礎上,將擬享受社保補貼人員名單、經營項目在社區公示,并設立舉報箱,舉報查實后獎勵1000元,以這些措施確保社保補貼“該享受的一個不漏,不該享受的一分不給”。 經過審核,有2850名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職工因自主創業領到了社保補貼“一折通”,并繼續享受有關稅費減免待遇。 (常國梁 朱玉賢 趙曉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