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報業網訊 泰興17日電 《泰興市小康村建設綜合評價標準(試行)》近日正式出臺。 據介紹,這是我省范圍內第一個以村為單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量化標準。有關專家審核后認為,該指標體系具有先進性、導向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時相對全面、科學完整,能準確監測、評估小康村建設進程,是新農村建設的“指南針”。 4大類、16項、26個指標《標準》,對新農村建設16字方針的全部內容,都有具體的量化指標。如“經濟發展”提出了兩項指標要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大于或等于1.6萬元,集體可支配收入人均100元。“生活水平”包括,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8000元,農村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人均40平方米以上,道路硬質化率100%,百戶家庭電話擁有量160部以上、電腦擁有量25臺以上等。“社會發展”主要有:義務教育率100%,高中教育毛入學率90%以上,初、高中畢業生職業培訓率100%,每5000人擁有一個社區衛生服務站、3至5名醫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低保戶保障率100%,社會治安滿意率95%以上,十星文明戶達標率95%以上等。“生態環境”主要有:村莊綠化率40%以上,農田林網合格率80%以上,垃圾集中堆放處理率100%等。今年,泰興確定泰興鎮南殷村、張橋鎮西橋村等34個試點村(居),要求他們力爭2007年率先建成小康示范村,躋身全省新農村建設“千村示范”行列。 (常國梁 吳正華 高慶生 趙曉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