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謝成明 通訊員 劉盛華)昨天,記者在泰興沿江高等級公路開發區施工段看到,該工程路基處理基本結束,道路涵洞已經完成。據工程負責人介紹,到目前為止,由浙江裕眾集團帶資5000萬元建設的沿江高等級公路接線工程已經完成總工作量的30%以上,預計年內建成通車。 據了解,自2004年下半年以來,浙江裕眾集團已經先后帶資1億元興建了泰興經濟開發區新木路、中港路、中港南延工程。最近,該集團還將投入1億元上馬開發區一條南北主干道,并全面啟動行政區福泰路、瑞祥路兩條干道。 2006年,泰興市共需實施各等級公路288.85公里,計劃完成交通建設總投資4.45億元。完成上述交通建設年度目標任務,除可獲得的各項省補資金外,尚有1.3億元需地方配套解決。針對泰興實際,該市積極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取得顯著效果。 多渠道籌集地方配套資金。繼續保留并暢通原有交通建設籌資渠道,按原有標準,繼續向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籌集交通工程建設配套資金;同時,市財政每年在預算外收入中安排250萬元用于銀行貸款的貼息,在財政收入增收部分,由市政府確定合理的比例用于解決交通建設所需配套資金。 積極做好經營交通的文章。利用道路建設改造時機,經營好道路兩側一定范圍內的土地,最大限度地發揮交通建設的效益。 精打細算,多渠道控減、消化工程直接費用。主要是正確運用“一事一議”政策,動員農民適度以工建勤,承擔材料裝卸、路肩培土、邊坡整理、排水溝開挖等配套工程,減少工程的勞務用工支出,動員有關部門自我消化各類桿線遷移費用,免征施工企業的有關費、金。 運用市場機制籌資。充分借鑒沿江高等級公路建設經驗,采用政府采購的形式,由施工單位帶資建設,待工程完工后分期償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