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日,由外出務工人員張志明創辦的泰興市打火機廠正式投產。張志明初中畢業后,由泰興勞動部門輸送到溫州一家打火機廠,從裝配工一直干到部門主管,去年底帶資300萬元回鄉創業。 據泰興市勞動就業管理處的一項統計,該市先后有187名外出務工人員像張志明一樣“鳳還巢”創業,總投資2億多元,使6020多名農村勞動力實現了就地轉移。 投資環境不比外地差 吳新宇,泰興市劉陳鎮人,1991年起開始在外打工,2005年4月返鄉興辦了一家亞麻紡織廠,當年實現產值500萬元,轉移農村勞動力120多人。今后五年計劃再增加投入1000萬元,力爭產值突破5000萬元。 吳新宇說,家鄉的投資條件現在已經成熟!疤┡d正迎來發展的黃金期,家鄉的投資環境不比外地差!笔聦嵰彩侨绱耍谔┡d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他的企業從簽訂協議、項目選址、手續報批、規劃設計到奠基開工,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 泰興市專門出臺了《關于鼓勵全民創業的意見》,從信貸、資本注冊、項目審批等方面降低門檻,簡化手續,對返鄉創業人員視同外地客商,同等看待,堅決制止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現象,幫助返鄉創業人員克服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困難,為返鄉創業者進一步發展打好基礎。 讓更多的鄉親進工廠 黃扣壽,泰興市珊瑚鎮人,吃過政府的救濟糧,做過瓦工,1990年起在外打工。2005年,他懷揣1300萬元資金回鄉創辦了泰興市伊麥面粉有限公司,全部投產后銷售可達8000多萬元,創利稅640萬元。 “我感受過外出打工的滋味,所以我一直有個愿望,就是回家鄉辦工廠,讓更多的鄉親不出遠門就能進廠上班。家鄉為我創業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幫鄉親們富起來,這是最好的回報方式。” 目前,珊瑚鎮已有58個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辦企業,占該鎮個私企業的1/3以上,吸納本地人就業達1000多人。 榜樣的力量 泰興市新街鎮張集村農民嚴鳳,回鄉投資700萬元創辦江蘇凱菊面粉有限公司,年銷售收入8000萬元。 說到自己回鄉創業的過程,嚴鳳很坦率:“最初我并沒有考慮回來投資,是家鄉領導的熱情讓我改變了想法。” 2004年4月,得知嚴鳳有在他鄉擴大投資的想法,泰興市有關部門專程拜訪嚴鳳,向他介紹家鄉的發展情況和投資創業的優惠政策。新街鎮黨委書記黃宗岳更是與他談得非常投機,家鄉的誠心深深打動了嚴鳳。 黃宗岳告訴記者,在嚴鳳的帶動下,已有3個能人返鄉創業,每年可新增財政收入200多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