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鎮《進博之約繪共贏圖景 開放中國啟發展新篇》☆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于上海舉辦。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這場盛會不僅是全球新品首發、技術首秀的重要平臺,更是中國向世界敞開大門、共享發展機遇的生動見證。15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參與,4108家境外企業的參展,36.7萬平方米超大規模的展覽面積,這些躍動的數字,既彰顯了全球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更勾勒出一幅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鮮明圖景。中國正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與世界共同書寫市場相通、產業相融、創新相促的新篇章。 平臺賦能,激活全球企業發展“一池春水”。作為連接中國市場與全球企業的“黃金橋梁”,本屆進博會不僅延續超大規模優勢,更通過升級人工智能體驗區、打造未來出行專區、增設“魅力城市”人文板塊等創新舉措,為各類企業構建起公平競技、共享機遇的開放舞臺,持續釋放其獨特平臺魅力。細數過往成效,無論是巴西參展商斬獲4.8億美元成交額,還是美國美敦力公司實現從“參展商”到“投資商”的戰略升級,亦或是盧旺達辣椒、埃塞俄比亞咖啡等特色產品成為中國消費者“新寵”,這些生動實踐無一不印證著進博會的強大賦能效應。在這里,“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已成為常態,全球企業正依托這一開放平臺源源不斷汲取發展動能,攜手共創合作共贏的嶄新格局。 經貿聯動,織密全球互利共贏“合作網絡”。進博會的意義早已超越單一展會范疇,成為推動全球貿易融通、構建合作共贏生態的核心紐帶。前七屆盛會累計意向成交額超5000億美元,吸引2.3萬家次境外展商參展,近3000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在此首發亮相,過硬的成果、數據證明了“中國市場是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進博會的持續舉辦為世界經濟注入“強心劑”。捷克企業借助平臺開拓亞洲市場、拓展業務版圖,東盟國家通過展會深化對華經貿合作,助力自身產業升級與經濟一體化發展,這種“雙向奔赴”的合作模式,打破貿易保護主義壁壘,推動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高效配置,形成深度融合、互惠共享的國際經貿發展新格局。 開放深化,繪就中國大國擔當“時代華章”。進博會的持續升級與創新,背后是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與行動。從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到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從深化與東盟、拉美等地區的經貿合作,到聯動服貿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平臺形成開放合力,中國正以制度型開放主動塑造全球發展新范式。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擘畫的“十五五”規劃新藍圖,再次明確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前進方向。本屆進博會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免費展位、幫助中小企業參展、孵化數字經濟、綠色低碳領域初創項目等,正是中國“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理念的鮮活詮釋,充分展現了中國推動全球共同發展的大國胸懷與責任擔當。 進博之約,年年赴之,歲歲出新。第八屆進博會的啟幕,既是一場全球商機的匯聚,更是一次開放信念的重申。當全球企業在這個平臺上收獲成長,當各國通過經貿合作凝聚共識,當中國以更大力度的開放擁抱世界,合作共贏的種子必將生根發芽,結出更多碩果。開放的中國,正以進博會為窗,與世界攜手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