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鎮《以敦煌對話為樞紐,開啟世界城市文明發展新篇章》☆
2025-10-15
作者:孔睿 瀏覽次數:
大中小
近日,2025“世界市長對話・敦煌”活動在絲路名城敦煌落幕,“三兔共耳”咖啡拉花、數字壁畫復刻等場景刷屏社交平臺,來自10國的市長代表共簽友好合作備忘錄的消息,讓“敦煌如何成為文明對話樞紐”成為熱議話題。這場跨越山海的對話,不僅展現了文化遺產的現代活力,更為全球城市治理提供了文明共鳴的中國方案。 科技賦能下的古今共生。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始終是城市治理的核心命題。敦煌給出的答案,是科技與匠心的深度融合。敦煌研究院構建的壁畫保護技術體系,通過區塊鏈數字平臺吸引37國研究者共創,讓莫高窟藝術在數字世界永續流傳。正如蘇伯民所言,保護理念與技術的互通有無,才是人類遺產的真正保障。這啟示我們唯有將現代科技嵌入傳統保護肌理,像敦煌守護石窟那樣珍視文化根脈,才能實現歷史與現實的對話。業態創新中的價值重生。讓文化遺產融入生活,是激活文明魅力的關鍵。敦煌印局的傳統拓印體驗、敦煌無界的文創美學空間,將千年壁畫轉化為可觸摸的生活場景,這種“文化+消費”的創新模式,讓2024年敦煌旅游人次突破2000萬。威尼斯市長代表點贊的“傳統技藝現代表達”,恰是敦煌的成功密碼。對所有文化名城而言,擺脫“靜態展示”思維,像敦煌打造演藝IP、研學課程那樣創新業態,才能讓古老文明在當代煥發新生。文明對話中的共贏之道。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開放包容的協作精神。敦煌與亞美尼亞加尼市、土耳其馬尼薩市等締結友好關系,在生態保護、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共享經驗,印證了“文明交響和合共鳴”的主題價值。匈牙利代表提及的“絲路文化積淀成就今日合作”,揭示了城市治理的智慧往往藏在文明交流中。全球城市應效仿敦煌搭建對話平臺,在互學互鑒中破解發展難題,讓文明互鑒成為城市進步的動力源泉。從絲路駝鈴到全球對話,敦煌的千年變遷詮釋了文明交流的永恒價值。這場市長對話留下的不僅是合作備忘錄,更是“保護為基、創新為魂、開放為橋”的治理啟示。當更多城市踐行這樣的發展理念,人類文明必將在和合共鳴中綻放更璀璨的光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