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鎮《崇尚英雄,讓見義勇為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
10月9日,中央政法委發布2025年第二、三季度見義勇為勇士榜,69位勇士的名字鐫刻在正義豐碑上。從洪水中的逆行者到刀鋒前的守護者,從深井救援的無畏者到異國奉獻的犧牲者,他們用行動詮釋了“見義勇為”的千鈞重量。這份榜單不僅是對英雄的褒獎,更彰顯著平凡人身上蘊藏的精神力量,為社會注入崇德向善的暖流。 英雄不問出處,于市井阡陌生長正義力量。見義勇為向來不設身份門檻,英雄其實就隱匿在我們身邊。此次上榜的勇士,涵蓋了普通居民、個體工商戶、保潔員、治安聯防隊員等不同身份。他們沒有耀眼的頭銜,卻在危急時刻展現出令人動容的勇氣。女輔警布帕太姆・阿布杜喀迪爾在40米深的低溫缺氧井中倒掛救人,退休民警崔伯風與青年治保主任高明成在持刀歹徒行兇現場接力搏斗,這些壯舉無不印證著“英雄在民間”這一樸素真理。他們的事跡表明,英雄并非遙不可及的存在,每一個平凡人都有可能在關鍵時刻成為英雄,這種來自民間的正義力量,是社會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它讓我們看到,正義并非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扎根于廣大民眾心中的美好品質。 崗位淬煉成鋼,以職業擔當書寫奉獻答卷。英雄并非脫離崗位空談勇毅,而是將職業素養轉化為救人的底氣。第27批援坦桑尼亞醫療隊隊長張軍橋,在異國他鄉以生命踐行醫者誓言,生動詮釋了“健康無國界”的擔當;遼寧司法所所長欒印波、云南醫院后勤科長夏華,雖崗位各異,卻都在危急時刻憑借專業能力守護他人。這些事跡絕非偶然,而是職業精神長期沉淀的必然結果。他們在日常工作中不斷錘煉專業技能,培養責任感和使命感,當危險來臨,便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這種基于職業的見義勇為,不僅展現了個人高尚的品德,更體現了職業精神的強大力量,它讓我們明白,每個崗位都可以成為踐行正義、奉獻社會的舞臺。 小我融入大我,用生命底色詮釋家國情懷。見義勇為的維度始終與家國命運緊密相連、同頻共振。張軍橋在坦桑尼亞的犧牲,為中非友誼增添了具象的精神注腳;西藏駐村隊員強巴旺堆、嘎松羅追的日常守護,筑牢了邊疆安寧的根基;吳雪明、宋士佳等11位勇士,更是用生命詮釋“小我之勇匯聚民族之剛,凡人之義鑄就國家之安”。他們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把小我融入大我,這種選擇正是民族精神的鮮活體現。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對國家、對民族的深厚情感和強烈責任感,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只有將個人的力量匯聚到國家的建設中,才能實現更大的價值。這種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自2022年9月以來,11次見義勇為勇士榜的發布,讓 607位英雄的名字被銘記。他們的故事證明,見義勇為從來不是遙不可及的壯舉,而是平凡人在關鍵時刻的正義抉擇。這份來自民間、源于崗位、心系家國的正義力量,必將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永不磨滅的精神坐標。愿這份精神薪火相傳,讓更多人在平凡生活中堅守正義,用點滴義舉匯聚成推動家國發展的磅礴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