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鎮《文明互鑒促交流 文化繁榮助發展》☆
9 月 27 日,以 “以文明互鑒推動文化繁榮” 為主題的習近平文化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廣州舉行,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 110 位專家學者和嘉賓齊聚一堂,共商文化發展大計。這是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學術盛會,為推動文化繁榮、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和智力支持。 聚焦時代命題,激發文化創新之力。創新是文化不斷繁榮不竭的靈魂。本次研討會舉行了四個分論壇,涉及 “第二個結合” 與推動文化繁榮、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全球文明互鑒與國際人文交流等多個領域。這些都是當前文化發展中面臨的重要時代命題,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創新。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今天,在推動文化繁榮的過程中,如何實現 “第二個結合”,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創新性結合,都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只有聚焦時代命題,不斷激發文化創新之力,才能推動文化事業的持續發展。 堅守魂脈根脈,筑牢文化發展之基。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的思想指引。我們要堅守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只有堅守魂脈和根脈,才能確保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才能為文化繁榮提供堅實的基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深入挖掘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系,推動兩者的深度融合,讓古老的中華文化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促進文明互鑒,搭建文化交流之橋。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本次研討會以文明互鑒為主題,正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反觀少數國家,惡意詆毀他國文明,拒絕文明正常的交流與融合,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文明互鑒的理念以全人類的福祉為目標,為建立平等、互助的伙伴關系指明了實踐路徑。通過文明互鑒,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優秀文化成果,豐富和發展自己的文化,同時也可以將中華文化推向世界,讓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橋梁。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是我們青年一代義不容辭的責任,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守魂脈根脈,傳播中國文化與聲音,促進文明互鑒,聚焦時代命題,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們也期待著更多精彩的學術研討會能夠舉辦,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不斷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