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鎮《聚“三方合力”,筑牢網絡安全數字屏障》☆
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于9月15日至21日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在互聯網日新月異的今天,“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的論斷愈發彰顯深刻內涵。從AI換臉詐騙的精準圍獵到數據泄露的隱性風險,從個人信息被盜賣到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受脅,網絡安全已滲透到社會運行的每一個角落。守護指尖上的安全,絕非一人一事之功,需要全社會并向發力,以技能學習筑牢“第一道防線”,以精準宣傳凝聚“全民共識”,以嚴格監督守住“責任底線”,構建起立體防控的網絡安全屏障。 強“本領”、夯實學習“基本功”,筑牢網絡安全防線。隨著技術快速迭代,網絡詐騙手段不斷升級,偽裝成親友的AI語音通話讓人難辨真假,暗藏惡意鏈接的釣魚郵件化名“工作通知”伺機而動,這些都對公眾的防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當前,部分網民尤其是老年群體對新型詐騙手段認知不足,青年群體則易因“圖方便”泄露個人信息。唯有全民主動學習、持續充電,將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融入每一次點擊、每一步操作,才能從源頭阻截風險蔓延。宣傳周期間,四川新津推出相聲《反詐“逗”士》,幽默調侃間講透反詐要點;福建漳州開設線下網絡安全設備與技術體驗展,讓“網絡安全”從抽象概念轉化為觸手可及的實景互動,這些多元科普實踐將網絡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始終系于每個網民的指尖與心中。 擴“聲量”、用好宣傳“大喇叭”,凝聚全民護網共識。網絡安全宣傳是打通“全民護網”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抓手。面對數字時代的新興需求,傳統“貼標語、發手冊”等單向傳播模式已難以奏效,唯有讓宣傳更接地氣、更具新意,才能真正實現入腦入心。從上海虹口舉辦首屆“網絡安全”全國大學生主持新人賽,發掘懂技術、善表達的復合型主持新銳,推動網絡安全宣傳呈現“青春樣態”到深圳鹽田打造“AI新騙局體驗屋”,讓居民沉浸式感知面部信息泄露、語音合成詐騙風險,學會守護個人“數字面容”。全國各地以精準化宣傳直擊需求痛點,讓網絡安全知識穿透年齡、地域、職業壁壘,將“人人都是網絡安全守護者”的理念深植社會肌理,筑牢全民防線的堅實根基。 壓“責任”、構建監管“防火墻”,嚴守網絡安全底線。 網絡安全的長效保障,離不開剛性監督與責任落實。當前,部分企業存在“重發展、輕安全”傾向,數據加密措施薄弱、系統漏洞修復滯后;個別平臺對不良信息審核松懈,淪為網絡詐騙和虛假內容的“集散地”,這些都凸顯出強化監督與問責的緊迫性。因此,必須以網絡治理科學化、法治化、規范化為目標,織密織牢網絡監督“防護網”,下好網絡安全“先手棋”。監管部門要當好“裁判員”,針對AI應用安全、跨境數據流動等新場景明確紅線;企業需扛起主體責任,將安全措施內嵌于產品研發、運營管理的全流程,定期開展自查與防護升級;行業協會需推動制定安全標準、建立評估機制,營造“自覺護網”行業生態。唯有各方守土有責、協同發力,才能真正壓實監督鏈條、筑牢網絡安全堤壩。 網絡安全非一日之功,全民護網更需久久為功。2025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既是一次安全理念的集中普及,更是一曲全民行動的嘹亮號角。當每個網民都具備安全能力、每個角落都響徹護網聲音、每個主體都壓實安全責任,眾力所聚、必將筑牢國家安全數字屏障,讓互聯網在安全軌道上奔騰向前,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