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橋鎮《江蘇醫保跑出便民“加速度”》☆
近期,江蘇省醫保局印發了《關于做好省內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免申請、即時辦”工作的通知》,這一高效便捷的體驗,正是江蘇醫保“免申請、即時辦”服務改革的生動縮影。從“來回跑”到“不用跑”,背后是醫保服務理念和經辦模式的深刻變革。 精簡服務流程,實現“零跑腿”。2024年,江蘇省在職職工人數約2550萬人,全年轉移接續業務辦件量已超百萬件。如今,通過信息系統互聯、業務數據共享,江蘇實現了醫保關系轉移“無感辦理”——群眾無需申請、無需跑腿、甚至無需感知,轉接業務由平臺自動觸發、后臺靜默完成。這不僅極大減輕了群眾辦事負擔,更是政府治理理念從“管理本位”向“服務本位”轉變的標志性實踐。這一變革不僅精簡了業務環節、壓縮了業務時限,更真正將“群眾跑”轉為“數據跑”,做到了服務辦理“零門檻、零往返”。未來,應進一步推動跨部門、跨層級的系統深度融合,拓展“免申即享”服務范圍,讓“數據跑路”替代“群眾跑腿”成為政務服務的常態。 拓寬服務路徑,滿足“多需求”。在推行“免申即辦”的同時,江蘇也注重服務渠道的多元協同,回應群眾差異化辦理偏好。線上,通過“江蘇醫保云”APP、微信公眾號等多個服務入口,參保人可實現“自助查”“自助辦”;線下,醫保服務窗口、自助終端仍保留人工咨詢與輔助服務,確保數字弱勢群體“不掉線”。這種“線上+線下”“自動+人工”的多路徑服務模式,既提升了便利性,也增強了包容性,真正實現“群眾需要在哪里,服務就延伸到哪里”。要繼續拓展線上服務功能,開發更多個性化、精準化服務場景,滿足不同群體多樣化需求。同時關注數字鴻溝問題,加強幫辦代辦隊伍建設,保留傳統服務渠道,并探索開發更符合銀發群體使用的適老化和方言化服務界面,實現服務供給從“有”到“優”的升級。 提高服務效率,推進“秒到賬”。江蘇依托全省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和“一人一檔”全民參保數據庫,打通了原先分散的統籌區系統,實現轉移接續業務數據的實時交互與核驗。參保關系轉移從“鏈上發起”到“待遇接續”全過程由系統自動完成,辦理時限從原先的數十天壓縮至“即時辦結”,醫保個人賬戶余額同步劃轉,實現“秒級到賬”,原本綁定的家庭共濟關系也可同步無縫轉移。這種高效服務不僅減少了群眾等待焦慮,更提升了醫保待遇銜接的穩定性,體現出醫保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根本性效率變革。要持續強化技術支撐和安全保障,利用區塊鏈等技術構建更透明、可追溯的資金流轉體系,提高系統自動校驗、審核和流轉效率,確保所有業務都能即時辦結、資金秒到賬,讓參保人員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醫保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江蘇醫保部門推出的省內醫保關系轉移接續“免申請、即時辦”功能自試運行以來,全省已自動辦理6.2萬筆轉移接續業務,超7400萬元個人賬戶資金悄然劃轉至新賬戶中,把曾經的“麻煩事”,變成如今的“指尖事”;讓曾經的“跑斷腿”,變成如今的“零跑腿”,從曾經的“被動申請”,變成如今的“主動服務”,始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真正實現民生實事扎實落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