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失鎮《烽火鑄忠魂 精神傳炬復興路》☆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我們既應虔誠銘記英烈,捍衛得之不易的祥和,更須以不屈抗爭精神為明燈,指引民族復興的輝煌航程。 “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從趙一曼烈士就義前遺書“未惜頭顱新故國”的決絕,到左權將軍血灑太行山保幼抵頑的壯烈;從平型關大捷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神話的酣暢,到地道戰中百姓“一孔連百孔,村村相通”的智慧……這些場景熔鑄成“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氣節、“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的合力、“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的毅力。它們穿越歲月,化作中華民族克難奮進的精神基因。正如“抗戰精神是民族心魂的火種”,新征程上,唯有將此精神化作血脈里的力量,方能在復興征途上披荊斬棘、勇毅前行。 九一八鐘鳴、南京城傷痛,是烙在華夏血脈中的“警世鐘”。我們當以抗戰精神為尺,鍛鑄“居安思危,思則有備”的清醒。既要賡續“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熱血,也要錘煉“智者慮事于未然”的韜略。須將精神偉力淬煉為攻堅銳器,在改革深水區劈波斬浪,于復興征程上拓路前行。 偉大抗戰精神絕非靜止的古董,而是涌動的春潮。在基層治理戰場,青年干部需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闖勁化解民生堵點;在生態保護前線,護林員當以“誓死捍衛綠水青山”的執著守護自然根脈……唯有將“小我”匯入“大我”洪流,偉大抗戰精神方能成為民族復興的磅礴動能。 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當扎根時代沃土,轉化為砥礪前行的磅礴偉力。在民族復興的壯闊航道上,我們要將偉大抗戰精神熔鑄于每一項使命擔當。在生態文明建設前沿,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守護綠水青山,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在社會治理創新中,要以“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智慧,破解基層難題,構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中,要以“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胸襟,推動文明互鑒,展現大國擔當。唯有讓精神之火照亮實踐之路,方能在新征程上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壯麗篇章。 歷史的洪流奔涌不息,時代的號角激越嘹亮。七十五載前,先烈們以錚錚鐵骨鑄就民族脊梁,用熱血浸染獨立旗幟;此刻,吾輩當自覺擎起傳承的火炬,以偉大抗戰精神為航標,篤行不怠、拼搏進取,以更堅定的信念、更扎實的步伐,踏響新征程的鏗鏘足音,為鑄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史詩全力以赴,讓英雄的意志永續傳承,讓偉大的民族走向更加璀璨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