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鎮《從講話中讀懂“和平密碼”》☆
2025年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必將勝利!”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響徹云霄、振奮人心。這既是對艱苦卓絕抗戰歷史的深刻總結,更是新時代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維護世界和平的莊嚴承諾。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我們應從勝利與和平的啟示中汲取力量,以“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舍我其誰”的使命擔當、“和平共處”的知行合一,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持久而堅定的中國力量。 砥礪“不畏強暴”的磐石之堅,捍衛和平發展底線。80年前,面對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中華兒女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楊靖宇將軍在白山黑水間樹起抗日救國的旗幟,犧牲時胃中僅存草根棉絮;狼牙山五壯士為掩護大部隊和群眾轉移,縱身跳崖慷慨赴死。正是這種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捍衛了民族尊嚴、保衛了世界和平。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挑戰與不確定性交織。面對外部的挑釁與壓力,中國始終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積極倡導維護共同安全,以實際行動詮釋“止戈為武”的和平理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告訴我們,戰爭好似魔鬼和夢魘,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和痛苦,必須高度警惕;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必須精心維護。” 淬煉“舍我其誰”的鐵肩之志,勇擔和平發展重任。抗戰時期,無數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為了民族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奔走呼號,募集資金支援抗戰,3200余位華僑機工響應其號召,冒死開辟滇緬生命線,用生命為抗戰輸送 “血液”。這份 “舍我其誰” 的擔當,在新時代依然激蕩回響。如今,中國以大國之責扛起和平使命,積極投身全球和平與發展事業。為推動烏克蘭危機和平解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應該”,中方通過穿梭外交推動和談,并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發起成立烏克蘭危機“和平之友”小組;為破解中東困局,在中方斡旋下,沙特阿拉伯與伊朗打破七年隔閡、恢復外交關系,為地區穩定種下 “和平種子”。在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道路上,中國始終責無旁貸、勇挑重擔,為人類共同未來不懈努力。 架設“和平共處”的合作之橋,繪就共同繁榮藍圖。中國一貫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全球伙伴共謀發展。從加入RCEP構建全球最大自貿區,到主辦進博會共享市場機遇;從積極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推動《巴黎協定》早日生效和全面實施到創設全球發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助力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中國始終是國際合作的推動者。面對全球發展不平衡,中國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向160多個國家提供發展援助;應對地區危機,中國堅持勸和促談,發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恰如援非醫療隊60年如一日的堅守,中國以行動證明:和平不僅是口號,更是實實在在的民生改善與發展共贏。只有各國攜手合作,實現共同繁榮,和平才能真正得以長久維系。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不僅是歷史的回響,更是未來的召喚。當世界各國攜手并肩,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愿景必將實現,和平與發展的陽光終將普照全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