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堡鎮《上好開學第一課,讓抗戰精神永放光芒》☆
2025-09-02
作者:季俊峰 瀏覽次數:
大中小
9月1日,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教育部聯合主辦的大型公益節目2025年《開學第一課》如期和全國觀眾見面。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本次《開學第一課》以“銘記與奮斗”為主題,通過數字化場景再現、沉浸式講述、實景課堂等多種形式,生動講述抗戰故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昔日先烈們以生命熱血鑄就民族獨立,而今《開學第一課》以抗戰精神為紐帶,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賡續紅色血脈,《開學第一課》既是歷史回望,更是精神覺醒的號角。 銘記歷史,以信念之光照亮前行道路。抗戰精神不是博物館的展品,更是照亮成長之路的精神火炬。2025年《開學第一課》節目,將“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白刃格斗英雄連”“劉老莊連”三個英雄部隊的英勇戰斗娓娓道來;以“聲波疊印”技術,將一段1938年戰場錄音與00后少年的誦讀交織,讓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成為連接兩代人紐帶。這種創新表達,仿佛屏幕前的青少年與英雄隔空對話,他們讀懂的不僅是苦難,更是從先輩們在苦難中的不屈與堅守。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正是為讓信念之火在新時代征程中照亮民族復興的壯闊航程。賡續奮斗,以奮斗之力接續民族復興。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需要轉化為腳踏實地的奮斗。《開學第一課》用兩組鏡頭詮釋了這一精神的傳承,通過AR技術,同學們“走進”黃崖洞兵工廠,體會抗戰時期工人如何以鋼軌造槍、憑信念堅守;在航空實景課堂,殲-10飛機現場副總指揮薛熾壽與首飛試飛員雷強講述殲-10從論證到首飛成功的攻堅歷程。正如節目中擲地有聲的一句話:失敗,不過是奮斗留給時間的牙印,證明我們真的咬過。這兩組鏡頭證明,奮斗是平凡日常里的堅持,是課堂專注、難題不棄,更是將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的涓滴細流。挺膺擔當,以赤子之心書寫報國華章。戰火硝煙雖已消散,但一代代青年報國壯志不改。《開學第一課》首次公開左權將軍少年時期的珍貴手跡,將他十歲時“立志救國”的初心萌動真切呈現,生動詮釋中國少年報國的赤子初心。當節目中,來自全國的中小學生共同唱響《黃河大合唱》,激昂的旋律跨越時空,時代更迭,戰場變化,但赤子之心不變。從烽火歲月的保家衛國,到新時代的民族復興,抗戰精神薪火相傳,體現在當代青年堅定的擔當與行動中,在每一刻堅定的選擇中,每一次向前的腳步里,熠熠生輝。 歷史是未來的根基,銘記是為了更好地出發。當年,抗戰先烈們肩負救亡圖存的使命,用生命與鮮血換來了民族獨立;如今,中國青少年接過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愿中國青少年從抗戰精神中汲取力量,以“強國有我”的擔當,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貢獻青春力量,讓抗戰精神在新時代永放光芒。 |
